对傅雷遗书的注解
傅雷先生是我尊敬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尊敬的程度决不再尊敬鲁迅先生之下。他翻译的文学作品,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真正把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介绍给中国读者的,非傅雷莫属,因此也可以说傅雷先生是中法友谊的使者、中法文学交流的先驱者,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傅雷先生受人尊敬的地方还在他人格的高尚和个性的倔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敢于粪土那些自以为是践踏别人鱼肉人民还自以为了不起的的人类中的真正渣滓。文人往往以柔弱居多,傅雷先生的果敢刚毅自信决断明辨是非在知识分子中很是少见。是中国人的脊梁——可惜这种人太少太少,所以一直为别人奴役至此。
傅雷先生最后受不了在别人授意下胡作非为的“红卫兵”的摧残,与夫人朱梅馥一起双双自尽,告别这个非人世界,是人间一场大悲剧,但是如果傅雷先生不走这条路而苟活在这世上直到如今,剩余的日子他会称心如意活得舒展吗?我看未必。这样一想,早一点离开这连自己都不愿意呆的时代,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傅雷的傲岸个性不见容于这世界是铁定的事实,这只要读一读施蛰存老先生回忆傅雷的悼念文章便可一目了然。最近韩寒有文章说,中国人没有尊严,只要有一碗饭吃,至于“站着吃”还是“跪着吃”都无所谓;而傅雷先生则不同,他是法国“不自由毋宁死”精神熏陶出来的桀骜不赦的铁汉子,他绝对是一个“有所谓”的人。文革中,人家连续斗争他“三天四夜”, 他不能认同,不能忍受、不能屈服,暗自下定决心:与这个肮脏世界诀别!
临别,他留下一封遗书。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斩钉截铁的言辞;有的是琐细而周到的家事、小事、琐碎事的交代,桩桩件件、仔仔细细、一丝不苟落实得清清楚楚,他不愿意由于自己的突然离去而把剩余的事情弄成一笔糊涂账,同时其中暗含的无声抗议明眼人是会会意的。在这封长长的遗书的开头,提到一句话:“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
傅雷先生的二公子傅敏有一段话专门解释此事。他说:“关于‘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这是我三姨妈,即我妈妈的三姐家搬迁至安庆前,寄存于我们家两个箱子里的东西。父母对他人寄存之物,很尊重主人,从不擅自翻动。抄家时抄出的小镜子,背面有宋美龄的画像,褪色旧画报上有蒋介石的像。这就是所谓的‘反革命罪证’。”
所以傅雷先生在这封遗书里,不厌其烦地条分缕析地陈述桩桩件件的琐细之事,一方面是让自己走得无牵无挂,一方面也是留下一声最后的嘲笑,四两拨千斤,作为对“三天四夜”的兴师问罪的回应,反击的实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