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重庆6名老人抱团租15平米房生活 年龄相加近400岁

重庆6名老人

日期:2018年04月04日 08: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重庆6名老人抱团租15平米房生活 年龄相加近400岁

81岁的孔老头在卖糖葫芦

重庆6名老人抱团租15平米房生活 年龄相加近400岁

“瞎子”挑废品去卖

重庆6名老人抱团租15平米房生活 年龄相加近400岁

罗棒棒在上铺整理床铺

“瞎子”在喝自酿的枸杞酒

重庆6名老人抱团租15平米房生活 年龄相加近400岁

房东王甘德和罗棒棒抽烟聊天

这个不到15平方米的房间,更像一间青年旅社。屋里塞着上下铺,6块木板搭成的小床,一个挨着一个,紧贴墙和窗户,过道只够一人通过。这里毗邻繁华,透过油腻污浊的玻璃窗,能瞅见筷子般密不透风的高楼大厦。一公里外,是重庆市地标建筑解放碑。

这里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每天凌晨3点多,闹铃声开始此起彼伏。晚上到了12点,租客才一茬茬回来。电视里嘈杂的声音、爬木梯时的咯吱声、如雷的鼾声交织在一起。

屋里充斥着老人房间特有的潮闷味儿。6个老头占据着这些上下铺,他们中最老的已经81岁,最年轻的也有61岁。年龄加起来差不多400岁。

74岁的房东王甘德不久前才搬出这间屋子。老伴尚在世时,他俩睡中间的下铺。这是所有人都觊觎的床铺,它不仅免去了爬梯的辛苦,整理被子时双臂还能自由舒展。随着老伴病逝,81岁的孔老头搬入,王甘德不舍地腾出了这张床,挪到冷清的客厅。

在这间屋子里,没人能说出其他人的全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绰号——孔老头、瞎子、廖神头、覃荒儿、罗棒棒、周三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人一只眼瞎了;有人当过流浪汉;有人去过北京,有人一辈子没迈出过重庆。相同点是,他们绝大多数都无儿无女,许多都是五保户。

在生命的暮年,他们挤进了这个房间。他们会倚在床上摆龙门阵、吹牛,也会为一桶油、一袋洗衣粉闹得脸红脖子粗。命运的风将他们从各个方向吹进这间狭小的屋子后,每个人都有不想走、走不了的理由。

比“幸福院”还幸福的家

81岁的孔凡中最先被外界注意到。这位房客口中的孔老头,在解放碑一带卖了21年糖葫芦。扛着糖葫芦棒子走路时,他的背拱得像龟壳,移动速度也堪比龟速。也正因衰老,和其他竞争者比,他获得了极大优势——从没城管忍心找他的麻烦。

当他皱巴巴的脸和红彤彤的糖葫芦一起被镜头捕捉后,有网友惊叹,“这么老了竟还在卖糖葫芦!”记者跟随他回家,发现了一个更为震惊的事实:在这个黑黢黢的房间里,还住着这么多老头!而且跟学生时代的宿舍一样,密密麻麻全是高低铺。

在房东王甘德的记忆中,这样的生活已有20多年历史。原先是在附近一处14平方米的房子里,两层大通铺,七八个租客和他们老两口横着排开,中间用小木块隔着。

王甘德在街道上拖垃圾车,老伴除了帮忙,也会接零活。房子的前主人是一位孤寡老人,在他风烛残年之际,王甘德的老伴作为护工照顾了他1年多,每天给他翻身、洗澡、把屎把尿。老人去世后,居委会出面,将房子给了王甘德夫妇。

最终,这个孤老头留下的房子,成了一群孤老头的容身之处。

几年前,房子拆迁,王甘德用补偿款买下一套39.5平方米公房的使用权。出过车祸、落下二级残疾的儿子搬进小房间,租客们搬进大房间。新住处有了厨房,有了厕所,甚至还有了一个可供吃饭的小客厅。

王甘德对新家甚为满意。他把银行送的对联贴在宿舍木门两侧,门上还贴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这个大红“福”字既不是正的,也不是倒的,而是歪的,因为王甘德不识字。

这个老头把养老院统称为“幸福院”。去居委会楼上那家“幸福院”考察后,他撅着嘴摇了摇头,“那儿没有阳光”。他得意的是,自己打造的这间宿舍有扇向南的窗,虽然紧靠着的两张木板床将它割得四分五裂。

最关键的是,“幸福院”一个月得交1300元,这儿一个床铺每月租金才150元,水电气全包。算下来,一天只花5元。干了20多年“棒棒儿”的房客罗召福,跑遍了“下里巴人”聚居的中兴路,没找到比这更便宜的地儿。

王甘德还制订了一些“人性化政策”。“宿舍头三天不收钱”,王甘德想借此考验租客——过去曾有人“手脚不干净”,被他扭送到派出所。房租按实际居住天数算,房客回老家时不收费。不会记账、连日历都不会用的王甘德,全凭脑袋记下日期。

几乎所有房客都奔着极低的房租搬来。在这里,没人需要占用唯一的衣柜,一床发黄的被褥、床头拱起的衣服堆就是大部分行李。剩下的就是各自的锅碗瓢盆,它们搁在厨房布满污渍的木架上,有些表面比炭还黑。

对大多数房客来说,这个简陋的“家”,就是唯一的家。有几人甚至和王甘德夫妇同住了十几年。

王甘德常打趣,大家冥冥中有种缘分。他掰着手指头笑着说:“看嘛,这里住了两个‘棒棒儿’,两个‘荒儿’,两个‘糖葫芦’,都是刚刚好两个!”

扁担是屋里最重要的物品。三分之二的房客靠它吃饭,无论是肩挑背扛送货的“瞎子”“罗棒棒”,还是以收废品为生的“覃荒儿”“周三儿”。他们每人都备有两根扁担,因为干活小憩时这件宝贝经常被悄悄顺走。

他们都在重庆生活了几十年。在这座山城,靠着人力和工具,楼房从石头里蹿出来,向着天空一节节生长,而他们在逐渐老去。曾经扒上一碗大米饭、补上一觉就能重新长出来的气力,正抽离他们的身体。

变化几乎发生在一夜之间。卖力了17年的一家百货商场垮掉后,廖厚华不得不搁下“象征强者身份”的扁担。

因为年轻时发过疯,廖厚华的绰号是“廖神头”。这个大块头男人自豪地回忆,当年去重庆这家老牌百货商场应聘当棒棒时,还需要考试——将一百四五十斤的货物径直扛上4楼。他几乎大气都没喘,“实在太简单了”。

等到这家国营商场倒闭,廖神头才发觉自己已不适应竞争。原单位会照顾年老者,给他们分配轻松的活儿。而在残酷的外部市场中,他一屁股跌到最底层。

没了年轻时的气力,也没有手推车之类与时俱进的先进工具,正如一部纪录片所形容的,廖神头成了“游走狮群边缘的孤独鬣狗”。

他挑着几床破铺盖,从宽敞的单位宿舍钻进了这间屋子。一床铺盖自己用,剩余的全部送给了房东王甘德。挨着廖神头睡的孔老头觉得他可怜,同意收他为徒。

拜师学艺只花了一天——孔老头带他找到糖葫芦厂,廖神头抵押了30元,接过一根神圣的糖葫芦棒。孔老头常对人强调,解放前,在街头卖糖葫芦的可都是“地下共产党”。

在房客们看来,糖葫芦这门生意已算很大的门路。王甘德记得,十几年前他为同样的事求过孔老头,对方死活没应。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55041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内容导航】
第1页:重庆6名老人 第2页:抱团取暖的老年
| |
评论: 重庆6名老人抱团租15平米房生活 年龄相加近400岁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1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匿名 2018/4/4 8:34:14
    不由又想起了杨改兰,觉得她没错。表情
    第 1 楼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585) 热点(2621) 新闻(13113) 国际(5192) 娱乐(4473)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399) 音乐(2082) 民生(3681) 行业(281) 财经(1622) 股票(363)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8)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4) 医学(356)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98)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89) 社会(9815) 观点(1016) 房产(1100) 汽车(282)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3) 展会(4) 数码(208) 足球(222) 体育(1069) 教育(1370) 高校(1643) 法制(2188) 军事(550) 游戏(257) 小说(578) 美女(19075)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4)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59) 趣闻(179) 历史(364) 人物(92)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