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知青援疆辛酸历史:在新疆是上海人 在上海是新疆人

知青援疆成弃儿

日期:2016年10月02日 07:57 来源:新京报(北京) 作者:林珊珊

支援新疆的知青成弃儿:在新疆是上海人 在上海是新疆人

国庆假期第一天,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

今天,几乎每一条出城的道路都异常拥堵,数以万计的人离开日夜奋斗的城市回到家乡。于他们而言,两地都是归宿,两地都是异乡。

今天推荐一篇文章,记录上世纪60年代,为了新疆建设背井离乡的年轻人。一朝启程,上海成了他们回不去的故乡。一纸户口,把几万上海知青与稳定生活、应得福利、家乡认同甚至骨肉亲情残酷隔离。

虽然他们两头都是弃儿,但是他们曾经挥洒热血,不该成为历史上的游子。

知青援疆成弃儿:在新疆是上海人 在上海是新疆人
上海知青广场。图片来自网络。

文|林珊珊

(一)

一个月里,吴祥志们又送走了6位老人。

秋天时,他去看望唐长根。那时老唐戴着呼吸机,烦躁地躺在床上。肺癌已到晚期,医保卡里的3万块报销额度早就用光了,他抱怨起悲哀的人生,讲述四处求助被拒绝的遭遇。除了等待,他别无选择。末了,他掏出一件衬衣。

衬衣满是血迹。“被我弟弟打的。”老唐说。从新疆退休回来后,他住在了母亲家。不久,母亲病逝,遗嘱里把房子留给了他。这是兄弟反目的开端。为房子的继承问题,兄弟俩大打出手,直到遍体鳞伤的老唐被送进医院。老唐盯着血衣,沉默许久,冷冷地说:“亲兄弟。”

35天后,老唐死了。

开追悼会那天,天色骤变,上海下起了大雨。吴祥志带着几十位老人一同为老唐送行。他们并不认识老唐,但他们有着共同标签:上海知青。

1963-1966年间,他们被送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刚刚经历过大饥荒,边疆依旧动荡贫穷。而被视为道德堕落之所的城市,发展规模被严格限制,大量城市青年剩余出来,无法计划到就业和升学中去。在浪漫乡村理想和发展现实的双重策动之下,知识青年远赴穷乡僻壤的蓝图被勾勒出来。10万上海知青进疆,是“文革”间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传。

1970年代末,随着运动破产, 10万人中有一万多名顺利回乡。剩下的人,或扎根新疆,或滞留上海,为户口和晚年保障,长年累月地上访。

去年上半年,老唐还在上访群体中。吴祥志回忆起来,仿佛才是昨天的事。

吴祥志一脸倔强,像悬崖边上弯曲的树。2007年,他60岁,按照政策,终于可以正式退休回到上海。但2003年随退休的妻子回城时,户口问题就成为他的困扰。那时上海中心城区的老家正在动迁,如果户口顺利迁入,他将可以得到一套新房子作为赔偿。嫂子提出,必须交20万,才能入户。随着房价上涨,要价又开到了50万。

他试图向嫂子说情——三十多年前,兄弟俩必须有一个去新疆,是他代哥哥做出了牺牲。“那是你自愿去的”,嫂子并不领情;他又去反映情况,“这是家庭矛盾”,街道不愿管。就这样,他在上海租房、打工,四处讨要说法, “像个皮球被踢来踢去”。

几年后他找到了知青群体,终于有了归属感。他还扮演起送葬人的角色。谁重病了,他代表大家送上100元的慰问金;谁死了,他组织追悼会、送花圈。

这些年他早已习惯,“今天还一起参加追悼会,过几天就成了被追悼的对象。”看着当年前赴后继踏上通往新疆火车的少年们,如今前赴后继地死去,就像看着生命的一部分被带走。

“为什么要回上海?”他经常问自己。每当深夜来临的时候,新疆总到梦里造访:熟悉的道路,地里的劳作,和妻子缝制裤子的场景。

在上海的日子,新疆是老知青们共同的梦境。在韦木英的梦里,新疆是一朵朵棉花,她跪在地里摘个不停。谢虎礼则总是梦到手扶独轮车,在荒地上推来推去。怅然四顾,发现到处是茫茫戈壁滩。心恍惚着沉下去:不是回上海了么,怎么又到了新疆?

(二)

“我是上海人!”谢虎礼一遍遍确认身份。过去十多年里,他走在大街小巷都被简称为“新疆”。

1964年,他听着“羊肉当饭吃,牛奶当水喝”的童话来到新疆,却看到满目荒芜。第一个除夕夜,啃馍馍,喝白菜汤。一位知青不禁唱起了《星星之火》,几十年前被卖到日本纱厂当童工的小珍珠,随即哭成一片。

在老知青韦木英的小房子里,微醺的谢虎礼闭着眼睛再次唱这首沪剧,韦木英轻轻附和。阳光穿过石库门老房子的天窗,照在他们脸上,韦木英哭了起来。相比起故乡的亲人,他们更喜欢呆在知青群里,随意串门,一块吃饭喝酒,无需客套,自在而亲切,随时可以哭泣,也不需要特别的安慰。

知青援疆成弃儿:在新疆是上海人 在上海是新疆人
上海知青奔赴新疆。图片来自网络。

在上海,谢虎礼始终有一种不愿承认的隔阂感。当他大口喝酒时,他会说,我们北方人就是豪爽。可回忆起新疆,却永远是忍饥挨冻的生活,永不停歇的劳累,夏天开荒时成千上万的大蚊子。

1980年一个礼拜天,谢虎礼得知了云南知青“胜利大逃亡”的消息,心里激荡着逃离的冲动。到了傍晚,他敲响大钟,“上海知青托儿所集合了”,他大喊,把返城的消息广而告之。大家最终决定,选出5名代表到各团各连串联。

当晚,谢虎礼几人拦了拖拉机,一路颠簸七十多公里,从塔里木河北岸一直开到了终点塔河南岸。黑夜里,他偶遇了知青欧阳琏,两人一拍即合。此前,欧阳琏和其他知青已经为回城上访多次。第二天,他们决定在塔河两岸宣传回城。

11月初,欧阳琏鼓动成千上万知青集结到阿克苏城区,但阿克苏地委不愿意对话。11月23日开始,他们绝食了近一百小时,直到欧阳琏收到电报,被告知中央工作组将会到来。12月11日,上海知青请愿大篷车队途中翻车,3名知青遇难,阿克苏地委终于发出给知青签发户口的文件。

那几天,拿到户口的谢虎礼沉浸在回城的喜悦中,他变卖家产,收拾家当。然而,不幸的消息很快从广播上传来:阿克苏事件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所发的户口证全部作废,火车站实行军事戒严。谢虎礼一阵绝望,喝下一瓶60度的高粱酒。

“当时只想到了死。”醒来后,他暗下决心,一有机会便逃离新疆。

1981年秋,谢虎礼带着妻子张维敏、两个孩子谢萍和谢君回到上海。孩子是生于1974年的龙凤胎,名字寄托了父母朴素的希望,让孩子得到“平均”的宠爱。

回城最初的日子里,谢虎礼一家挤在张维敏哥哥的小房子里,占据着半个房间。谢虎礼从来不敢踏入大舅子的房间。他做着各式小生意:摆康乐球、卖童装。

不幸,这一年国发91号文件阻断了生路。文件称要“坚决把上海知青的大多数稳定在新疆”,列出10种规定,除了1.5万人符合规定可以调回上海市区或上海所属的外地农场,其他的“一律动员返回新疆农场”。

谢虎礼夫妇属于要被“稳定在新疆”的大多数。小摊不断被没收,他在上海街头四处流窜,连大舅子也被停职了,被告知:谢家什么时候回新疆,什么时候恢复工作。但这些都不能动摇这对夫妇的决心,直到两个孩子被学校驱逐出来。

1984年,谢虎礼带着一家子,再次坐上去新疆的列车。他和妻子张维敏听到一声惨叫,随后得知,一个父亲跳下了火车。3天3夜后,他们抵达新疆。谢虎礼望向窗外,绝望袭来。

(三)

1985年,胡耀邦到新疆考察,为知青题词:“历史贡献与托木峰共存,新的业绩同塔里木河长流。”知青们奔走相告,重燃希望。次年,上海副市长谢丽娟到新疆考察,得知消息的知青张宝璇向她递交了联名请愿书,并要求召开座谈会。知青们纷纷要求回城,至少让子女回到上海。要求在1989年得到部分实现:知青家庭的一个子女可回到城里。

几十年后,张宝璇回忆起来唏嘘不已,当年被保证不“秋后算账”的带头人,最后都难逃惩罚。多年来,他总结、反思,最终走上法律的道路。他屡屡呈交行政诉讼状,请求判当年的行政行为为违法的强迫劳动,并给予补偿。如今,他相信法治的力量,再也不会像年轻时那样去请愿上访了。

1980年代以后,不符合回城规定的知青有了分化:有的永远留在新疆,有的死亡,有的流散到第三地,最大的一拨有三万多人,他们干到退休,然后返城。有六千人左右自动和新疆脱离关系,滞留上海,成了黑户。

1988年,谢虎礼带着两个孩子逃回上海,成了六千分之一。为存退路,张维敏选择继续留在新疆。

回到上海的谢虎礼和母亲及两个孩子挤在7平方的老房子里。谢君至今都记得,自己整整一周躲在门后偷窥时那种向往又恐惧的心情。1980初的记忆困扰着当时的他。那时,他们上小学二年级,开学第一天被展示到小朋友面前:这是新疆来的借读生。姐弟俩一听就把头低了下去。

起初,少年谢君上课时老走神,在本子上偷偷画新疆的房子、周围的道路和建筑,“怕自己忘了新疆”。可随着生活展开,他却再也回忆不起新疆的模样。

谢萍对过去有超强的记忆力。从房子结构到老师的姓名到别人看她的眼神。80年代那些年,她听到最多的评价就是“野蛮人”。一天傍晚,她请新疆回来的同学到家里吃饭,饭桌摆在门口,他们看到肉都特别兴奋。姑姑便高声对街坊说:新疆来的就是奇形怪状。走在路上,她总低着头,似乎所有人都看不起自己。她觉得,所有的症结都在于,没有上海户口,而她本该是上海人。

转眼到了1990年,这对龙凤胎16周岁了。按照政策,俩人中的一个可以入上海户口。谢萍想报考美术中专,而报考前提是要有上海户口。老师两次到她家夸奖她,希望户口能给谢萍。但每次的答案都是:户口要留给儿子。

那一阵子,她觉得人生望到了尽头。一天回家,她再也不想去马桶间做作业了,拿起菜刀朝手腕一割。好在菜刀并不锋利,很快被家人夺走。

旧矛盾未了,谢家又有新矛盾。谢君报户口时,户口本却被奶奶藏了起来。谢虎礼在家里闹得天翻地覆,把柜子都踢烂了,最终才让母亲交出了本子。

许多年后,支离破碎的亲情仍让谢虎礼痛苦。他自我安慰:也许这就是这一代人的宿命。1953年,父亲作为资本家被打为反革命分子送去新疆劳改,留下母亲带几个孩子领救济金生活。自童年始,他从未买得起书包和课本,自卑如影随形。当他站到台上带领少先队员唱歌时,他发现“下面的红领巾一片鲜红鲜红的,而自己却是淡红淡红的。”都是父亲害的,他想。去新疆后他从未和父亲写信、见面。少年谢虎礼以父亲为耻,认为是父亲阻碍了他在新中国变成一个新人;中年谢虎礼不敢恨母亲,却不能原谅母亲阻挠他在新时代进入新生活。

1992年,户口总算对滞留在上海的黑户知青开禁了,同时他们也被要求写下保证书:不向政府要工作、要房子。再过五六年,他们又得到了每月两三百元的补助,有一年,他们拿到了369元。“369”便成了这拨知青的称呼。

谢虎礼是这一结果的受益人。可向母亲讨要户口时,又是一番争吵,最终谢虎礼以保证书来交换户口本——不参与分房子。此后,这个7平米的屋子充满了紧张。同一屋檐下,母亲和谢虎礼一家分开炉灶做饭。而直到老人去世,谢君未曾叫过她一声奶奶。

这样的故事反复上演,随着岁月的消逝,人们也慢慢淡忘了其中的情节。1993年,拥有了户口的谢萍理直气壮走在大街上,因为户口问题而流产的初恋也已远去。烙印在慢慢消退。她读夜校,努力工作,结婚生子,融入了大都市的生活。

谢萍为自己感到幸运。她知道,在她身后,还有三万多知青的子女们,经历着更多挣扎。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16779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内容导航】
第1页:知青援疆成弃儿 第2页:援疆知青户口的辛酸历史
| |
评论: 知青援疆辛酸历史:在新疆是上海人 在上海是新疆人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571) 热点(2615) 新闻(13067) 国际(5153) 娱乐(4419)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395) 音乐(2082) 民生(3638) 行业(269) 财经(1608) 股票(361)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5)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4) 医学(352)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97)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89) 社会(9778) 观点(1016) 房产(1094) 汽车(282)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2) 展会(4) 数码(208) 足球(222) 体育(1064) 教育(1363) 高校(1631) 法制(2167) 军事(550) 游戏(256) 小说(467) 美女(18865)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3)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59) 趣闻(179) 历史(364) 人物(92)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