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资料图)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存在着两个吴谢宇,一个是警方通缉令上面目模糊的嫌疑犯,涉嫌杀害自己亲生母亲后潜逃,至今不知所踪;而另外一个,则是众人口中优秀而开朗的少年,用出众的成绩征服着从福州到北大,他就读过的每一所学校。
在警方的消息发布之前,几乎任何一位认识吴谢宇的人,都声称从未在他身上看到这两个迥异人格交集的蛛丝马迹。
从福州桂山村到北京大学,吴谢宇的人生就像他所崇拜的凯撒那样,一路所向披靡地征服着,但他却并没有真正等到从学校进入社会的那一天,用高超的智商和丰富的学识进行竞技搏杀,他作为“学霸”的人生轨迹,在二十一岁的那一年,突然转向。
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发布一则悬赏通告开始在网上热传,人们得知,2016年2月14日,受害人谢天琴被人杀死在福州市晋安区桂山路172号的教职工宿舍5座102单元住处内。经侦查,其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不久之后,一些案发现场的细节被披露,谢天琴的尸体被用活性炭掩盖气味,房间经过严格密封,她的儿子吴谢宇还用母亲的手机同亲戚联系,以要出国留学为名,借款百万。
陋巷里的斯文少年
福州市东北部,火车站附近,穿过一座硕大的水泥立交桥涵洞,沿着一条积满泥泞雨水的土路继续前行。
路的左边是一片农田,典型的南方春天的景致,荠麦青青,角落里有几株瘦瘦的油菜花,路右边是一块废弃的工地,污水遍地,各色生活垃圾丢弃其中,弥漫出腐败的味道。
这里是福州市新店镇桂山村。
在老福州人的眼里,桂山是个“鱼龙混杂”的“三不管”区域,因为靠近福州老火车站(福州东站)和长途客运站,并且房租相对便宜,所以许多南下的打工者选择在此居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城中村”。
在这片破败混乱的环境中,福州市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建筑群显得相对簇新,它被高高的围墙拦住,两侧校门均有保安严格看守,而门口的电线杆上还贴着各色寻人启事和面目可疑的小广告,吴谢宇的通缉令夹杂其中,看上去,并没有那么显眼。
吴谢宇的家就在“教院二附中”的校园内,位于家属楼一层的一套小小的两室一厅。
这座建筑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专门为福州铁路中学(2003年正式更名为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教职工及其家属提供住宿,吴谢宇的母亲谢天琴于1996年进入该校教书,时年两岁的吴谢宇即开始在这里生活,直至十八岁上大学离开。
看上去,这里的生活仍在继续,邻居们洗好的衣服挂晾在阳台上,清洁用的拖布也搭在墙角,而曾在这里生活过的吴家人却消失了,只留下被警方紧锁的大门与封闭的窗台。
谢天琴与吴谢宇的老邻居们如今并不愿意谈起这对母子,很多时候,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与之相关的话题,就像是一个伤口,“怎么也不会想到,身边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吴家的老邻居、谢天琴的同事江楠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按照江楠的讲述,吴谢宇的父母双方的家庭条件都谈不上优越,吴家出身农村,家境贫困,吴谢宇的奶奶至今仍在老家领取低保,兼靠拾荒为生,而据吴家的老邻居透露,吴谢宇的父亲家族有着隐形的精神方面疾病史。在吴谢宇父亲一辈,他家的四个孩子中,只有吴谢宇父亲身心正常,而吴谢宇的三个姑姑,则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神经系统方面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