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之际,新房改话题引发各方关注,其对房地产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房价是否会发生根本性逆转?在经济恢复偏弱背景下,是否需要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是否应该发放消费券带动消费,股市长期涨不起来、股民不赚钱,主要因素有哪些?11月8日,著名经济学家、泽平宏观创始人任泽平在《有识》栏目对宏观政策、房地产、民营经济、资本市场、人口问题、消费等热点话题进行解读。他认为,挤牙膏式的宽松政策对经济加快恢复的作用不强,当前居民不敢消费、企业不敢投资,建议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发放消费券提振居民信心与企业需求。
对于低迷的楼市,他认为需要优化房地产调控,放松过紧过严的政策,同时尽快推动房企进行重组。“当前保交楼是重中之重,因为不应该让居民去承担整个行业大调整造成的代价。”他建议组建一个大基金,以合适价格收购开发商库存的楼盘,用来做租赁房,盘活企业资产。
此外,针对股市长期在3000点徘徊的问题,任泽平建议,A股首先要解决定位和战略问题,要从融资市场变成投资市场,让股民赚钱,不能成为上市公司圈钱、割韭菜的工具。“如果真正让股民的投资者权益得到保护,投资能赚到钱,A股一定可以发展起来。”他强调。
以下是文字实录:
1、从统计局已经公布的前9个月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仍然偏弱,三季度GDP增长4.9%,有人建议应该毫不犹豫地采取更有力的政策,不要搞“挤牙膏式”的调控。怎么看下半年以来集中释放的各种刺激政策,后续是否会有大规模刺激政策?
任泽平:今年的经济走势是比较清楚的。年初抑制的需求集中释放完后,二、三季度经济确实出现了下行压力。7月2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以后,政策正在转向全面好转,比如货币政策方面实施了降息、降准;提出了活跃资本市场,优化房地产调控,前段时间也推出了万亿特别国债发力基建。我认为信号是比较积极的,但客观来讲,可能政策的剂量还需要继续加大,挤牙膏式的宽松政策对经济加快恢复肯定是不利的,我们经常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实,中国过去有过成功的经验,比如2008年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及时推出了4万亿刺激政策,中国经济的恢复领先于全球,而且当年大力发展的基建为后面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中国及时推出了以新基建领衔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率先在全球实现领先增长。中国这一轮的下行应该是从2021年下半年,出台了以房地产三道红线等为代表的收紧政策。
我的建议是推出规模较大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因为当前的情况是居民预防式储蓄、企业不敢投资,整个信心与需求不足,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就是要由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扩大内需。第一,政策规模要足够大。比如基建,我们国家要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在新基建领域扩大投资需求。另外,可以考虑发放大规模消费券,修复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同时,活跃资本市场也非常重要,因为资本市场会带来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消费起来以后会带动生产和投资,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就打通了。这几个政策非常必要,我相信如果出台有力的措施,中国经济有望开启新一轮复苏。
2、一些人认为,要确保经济复苏,中国实质上需要救市,采取更多措施来帮助开发商重组债务,完成未完工项目,同时通过给予直接补贴来增强购房者的信心。这个救市措施真能拯救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吗,如何在不助长另一场资产泡沫的情况下提振房地产行业?
任泽平:房地产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房地产大周期拐点出现,城镇化接近尾声,人口红利减退,局部城市出现住房过剩,再加上现在的居民收入,消费预期比较谨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当然,也不排除过去两年有一些收紧措施以及调整的滞后,对房地产现在的困难造成了一些压力。解决办法也并不复杂。一是中央提出的优化房地产调控,把以前过紧过严的政策回归常态化。二是尽快推动房企重组。中国还是有很多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国家给予一些政策支持,然后由它们牵头来重组整个行业,有的企业客观来讲已经经营不下去,行业优胜劣汰,并购重组是正常现象。
第二,应该保交楼。因为不应该让居民去承担整个行业大调整造成的代价。更何况很多居民,可能把一个家庭很多年的储蓄都用来买房,如果面临烂尾,对社会稳定也会产生影响。我觉得,有一部分甚至可以由国家组建一个大基金,把开发商库存的房子打折进行收购。现在网上热议的二次房改,提到了要租购并举,现在很多开发商面临困难,手里有大量闲置房屋,用来做租赁房,可以盘活资产,如果重新搞租赁房,还要重新买地,会导致重复建设。
之前,更多的是民营房企暴雷,现在万科、远洋、金地这些优质的混合所有制的房企,市场也有一些担忧。中国城镇化还有10-15个点空间,再加上改善性的需求,房地产市场还有一定发展空间,因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恢复房地产市场自身的信心和居民的购买需求。现在楼市形成了恶性循环,老百姓担心房企暴雷,不敢买新房,新房卖不出去,开发商就没有现金流回款,就会进一步恶化房屋销售。房企的资金来源无非两个,一个是房屋销售,另一个是银行贷款,没有销售,银行贷款也很难,就会形成僵局。所以,我觉得要通过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房企并购重组等措施,让房地产平稳着陆,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3、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门都在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民营经济的重视,比如出台民营经济31条、发改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最高法院发布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再次重新强调民营经济,如何恢复民营企业家信心?
任泽平:现在民经济信心不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宏观大环境对企业的信心会造成影响。第二,过去这几年政策大方向是对的,但在执行上存在所谓的合成谬误,层层叠加、操之过急,不给企业留有空间余地,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不过,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出台了很多政策,我觉得方向都是对的。
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的56789(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只有民营经济有活力,呈现万马奔腾的态势,中国经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复苏。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第一,徙木立信,约束一些政府部门,不得过度干预民营经济正常的经营行为,不能乱开罚单。第二,应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过去几年互联网上出现了对民营企业喊打喊杀或者离场论的错误言论,国家也出台了文件予以驳斥,但这种声音仍然存在,应该适当予以规范。各个网络平台也承担着相关的责任,要按照国家的要求,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传递正确的声音。第三,从企业家的角度,面对大变局、大调整,应该积极谋求转型。因为现在困难的主要还是传统企业,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业、高端制造这些领域的很多企业发展还是比较快。第四,从理论层面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给予准确的定位。过去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是资本、劳动、技术,现在内生增长理论更多强调的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这个最新研究成果要多提倡。有的人说企业家拥有巨大的财富,其实不能光看着他们吃肉,没看见他们挨打,创业这件事不是九败一胜,是九十九败一胜。不能光看到创业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也要看到这些企业家所背负的巨大压力、默默的付出,甚至连续的失败。所谓高风险高收益,创新创业本身就存在巨大风险,那么获得巨大的收益也是合情合理的,只要他们合理纳税,对社会有贡献,同时带动了就业,促进了社会活力,推动了技术进步,提升了国家在国际上的行业竞争力。现代化强国、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人干,企业家这个群体至关重要,所以一定要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保护好宝贵的企业家资源。
4、过去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红利及劳动力优势,但现在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育,如何解决人口这个棘手问题?未来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如果失去了人口这个重要因素支撑,会面临哪些问题?
任泽平:这些年我和很多学者在一起呼吁中国的人口问题,包括梁建章、黄文正、何亚福、姚洋等。中国要重视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尽快从放开生育转向鼓励生育,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原因并不复杂,欧美国家的生育率都能够达到1.5到1.9,中国生育率现在是1.1,这个生育率是非正常的。我们的生育成本过高,所以要进行生育补贴,加大女性就业权益的保障,把辅助生殖纳入社保,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这些政策落地后,对于提升生育率,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有巨大帮助,而且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指数、幸福指数。我们经常讲要刺激经济,现在发消费券的阻力很大,担心养懒人,我建议,可以考虑通过建立生育基金、生育补贴的方式,给生孩子的家庭发放消费券,短期可以刺激消费,长期增加了中国的新生儿。这些新生儿就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奋斗者,可以改善中国的人口红利。
面对人口的挑战,第一,要积极应对,通过发放生育补贴等方式,降低生育、教育成本。第二,一定要吸取日本、韩国教训,如果错过了时间窗口再挽回,可能后面的代价会更大。
一定要重视中国的人口问题,因为发展是依靠人,也是为了人,凡是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严重的国家,社会都会失去活力,会影响我们的高质量发展、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所以,人口问题一定要上升到足够高的战略高度,社会各界包括公共政策部门都要给予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这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
5、在当前各方对楼市预期不足的背景下,对股市的信心亦不足,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近期,A股再次陷入3000点争夺战,股市长期涨不起来、股民不赚钱,主要因素有哪些,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
任泽平:A股的问题大家找了各种原因,为什么一直在3000点徘徊?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让投资者赚到钱。A股首先要解决定位和战略问题,其存在不是为了早期帮国企脱困,也不是为了完成什么重大使命,更不是要成为上市公司圈钱、割韭菜的工具。A股就是要让股民赚到钱,只有股民赚到了钱,股市才会繁荣,形成好的生态,能够为优质的上市公司提供融资渠道,让它们创新、搞科研等。所以说,一定要保护投资者,要把整个资本市场的定位从融资市变成投资市。融资市,就是过去为了一些企业脱困,或者为了完成什么任务,给予一些支持,结果有些上市公司心术不正,股市变成了割韭菜的市场,伤害投资者。另外,监管也不健全,导致A股长期比较低迷。我觉得,如果真正让股民的投资者权益得到保护,投资能赚到钱,A股一定可以发展起来。
中国几亿股民,这么大一个市场。怎么由融资市变成投资市?有几点需要做。第一,对于破发、破净等经营不好的上市公司,要限制其减持,既然经营不好就不要卖出,不能圈钱跑路,而应该给股民贡献价值。第二,对于财务造假要严刑峻法,甚至可以推行集体诉讼。有的上市公司做的比较过分,欺骗中小股民,一定要严厉处罚。第三,要加大信息公开披露,我们经常讲三公市场,公平、公开、公正,其实公开是前提。第四,实现优胜劣汰,对一些差的公司该退市退市。
6、你近期撰文建议发放消费券,覆盖所有行业、按人均发放。这在操作上难度大吗?在目前的消费预期以及收入预期下降的情况下,消费券的实际效果是否会打折?
任泽平:我觉得发放消费券很有必要,而且建议采取数字人民币的方式,可以保证公平和透明。比如说消费100元,可以用消费券抵60元,这样会极大地促进消费。因为现在需求不足,居民预防式储蓄,对未来偏谨慎,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今年宏观经济领域炒的比较热的词是资产负债表衰退、预防性储蓄、流动性陷阱,都跟这个有关。通过发放消费券,扩大了消费,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负担,就把生产和投资都盘活了,把企业端盘活了,而且会赢得民心。
2020年疫情以来,美国发放了几轮消费券,所以有一些超额储蓄,美国到现在消费仍然非常旺盛,经济非常有活力。中国过去基建领域做得非常好,但现在可以考虑发放大规模消费券,让居民的钱包鼓起来、消费起来,整个社会的经济循环就会打通,形成欣欣向荣的局面。有人担心会引发通胀,我觉得现在首先关心的是需求不足的问题,需求改善了以后,可以再通过政策回收。
发放的人群可以有侧重,比如生育人群、困难人群、老人、孩子,对困难人群给予更多关照。我觉得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胀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利大于弊的事。
7、你身上有很多标签,泽平宏观已经有3500万专业财经用户,为什么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会突然进入生物技术领域,搞跨界卖酒,创办商学院,这背后有哪些考虑?对于媒体调侃的经济学家的尽头是带货,您怎么看?面对网上的一些争议,你有什么需要澄清的吗?
任泽平:首先,进入生物技术领域——仁生泽发,我觉得还是正心正念。过去两年,我面临头发困扰,现在头发长了一倍。隔行如隔山,最早是中科院科学家研发的,有150多个专利,我用的好了以后就把它推广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受益,这是我的初心,谈不上带货。我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告诉大家,有这么一个好的产品和技术,我们都有知识的盲区,我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
第二,创办商学院,其实主要是做游学。泽平宏观有很多企业家用户,大家现在面临转型发展,都有一些迷茫,我们就带着大家去全国看那些特别优秀的企业和产业链。比如今年去了华为,请余承东分享;也去了新东方,请俞敏洪分享怎么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怎么战胜困难,越挫越勇。我们去看了很多高科技企业、新消费企业、新能源产业链,我是希望在这个大转型时代,帮助更多企业家寻找方向,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向优秀的企业、企业家学习。有一句话叫“看见光、追逐光,成为光”,这是我的发心。
原标题:任泽平:建议国家设立大基金,以合适价格收购开发商库存的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