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0日电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虽然发源于中国,但也成为了一些东亚国家的传统节日。在这个充满着浪漫气息的节日里,“歪果仁”是怎么度过的呢?
日本:祈求姑娘们拥有好手艺
日本的七夕节源于中国,经过多年演变,如今已成为日本夏季传统的节日之一。与中国不同,日本七夕节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好手艺。
在日本,织女不但要赐给孩子们巧手,还要负责满足各种愿望。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此外还要在院子里摆上玉米、梨等供品,以此请求织女星保佑自家女孩的书法、裁衣等手艺能有所进步。
庆典结束时,这些供品将被放到河里顺水漂走,以此象征着自己的心愿能够到达天河。此活动一般在7月7日举行,也有8月7日举行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纯真的少女在水边架起的高台上向神奉献织布风俗。
据悉,日本的仙台市(宫城县)和平冢市(神奈川县)的七夕颇为有名,每年都集聚很多前来观光的游客。
韩国人如何过“七夕节”?重祭祀讲究饮食
在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的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如果之后桌上摆的饮食上面看到有蜘蛛网,就认为天仙答应了她们的愿望。
或者,她们会在酱缸台上面摆放着井华水(早晨担的第一 桶井水),在盘子里装着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针线活的手艺,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痕迹就相信有灵验了。据悉,这种风俗是因为把织女当成在天上管针线活的神。
七夕节期间的韩国传统饮食也是多种多样,其中的代表饮食有蒸片,桃子花菜和煎饼。蒸片是一种传统的韩国年糕;桃子花菜是将桃子洗干净后,削掉外皮,最好切成条状,滚烫的整过之后即可食用。不仅仅是七夕,南瓜煎饼在韩国人的家常便饭中也时常可见。
另外,到了七月,是农家繁忙的农活结束后等秋收,少许过着清闲的时间。所以过了阴雨季节后的这时候,农家有把夏天阴雨季节期间的潮湿衣服和书拿出来晒干的风俗,被称为晒书曝衣。《东国岁时记》上记载,七月七日在家晒衣服,按照拿出来晒的衣服和书的数量就能看出生活得好或者不好。
在多样化的生活和价值观的变化中,现在的韩国年轻人对传统七夕关注的并不多,他们只是借着这一天的机会,在一起约会、吃饭、互送礼物。
朝鲜时代:孩童作诗 向星祈福
朝鲜人过民间节日,都以农历为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到了中世纪的三国时期,主要是过与农业有关的民间节日,七夕(七月初七乞巧节)就是其中之一。朝鲜时代的风俗是孩子们以牛郎和织女为素材作诗,向北斗七星祈求长寿与幸福。
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高丽第31代王恭愍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朝鲜王朝时,每到七夕,君王们在宫廷里摆宴会,给儒生们实行节日制的科举。
越南胡志明市华人欢度七夕节
越南胡志明市的华人们认为,“牛郎”与“织女”是在凌晨12时正相会,所以他们多于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就以各类贡品贺节。
由于胡志明市华人祖籍多为中国南方地区,所以胡志明市华人拜祭七夕所用的贡品以中国南方地区习俗为主,主要有:菱角、棋子饼、金钱饼、花生、7种时果等。此外,更不能缺少的是一把“禾秧”和一个“七姐盘”,这两种贡品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息息相关。
参与活动的年轻人还把自己对爱情的期望写在一张字条上,拜祭时许愿,希望自己将来有个幸福的家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节的传统在堤岸逐渐被年轻人所遗忘,人们对这个节日的关心度远远不及中秋节或端午节。(完)
原标题:星桥鹊驾,经年才见:看“歪果仁”如何过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