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医生廖正银回乡义务看病引热议 本人发声

日期:2022年10月11日 19:16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佚名


廖正银今年端午期间免费给乡亲看病。视频截图

虽然个人抖音账号已经发布过400多条医学科普视频,但廖正银没有想到一条由患者家属随手拍摄的“粗糙”短视频竟让他在几天之内火遍了全网。

视频中的廖正银身着便装,仰头对着一张CT片认真地查看。几名老乡正围在他身旁,手里提着影像片,排队等候他帮忙诊断。

视频拍摄者伍华(化名)告诉澎湃新闻,短视频是她在今年端午期间拍摄的,视频中看诊的医生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廖正银。

今年端午假期,廖正银前往自己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双古镇的老家探望96岁的母亲。作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专家,廖正银此次返乡,也吸引了很多乡邻慕名前来。他刚到家没多久,找他看片问诊的乡亲们便已经排起了队。

伍华介绍,自己年逾九旬的奶奶得了肺癌,因为挂不上华西医院的号,端午期间她便来到廖医生的家向他当面请教后续治疗方案,短视频就是她在排队等待时拍下的。

“以往节假日只要廖医生回家,都会有人来找他看病。哪怕是大年三十他也不会拒绝,而且分文不取。之前有老乡提了礼品去找他,最后也提着回去了。”伍华告诉记者,在大学学医期间,廖正银寒暑假回家就有乡亲邻居来向他请教了,每次他都会很耐心地帮患者分析,提出治疗建议。

本是返乡探亲,却牺牲休息时间无偿给乡邻看病。从医31年来,廖正银不仅在岗位上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本领,也凭借自己的高尚医德赢得了患者的口碑和无数网友的点赞。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廖正银坦言,他一直在努力用专业知识让患者少走弯路。也许自己的几句建议,就可以给患者带来方向性的改变,不仅节省求医问药的开销,更重要的是减少不必要的病痛折磨。这虽是举手之劳,却是一名医生应该坚持做的事。

【对话廖正银】

澎湃新闻:有没有想到视频会在网上引发如此大的反响?

廖正银:这些天很多人都这么问我,但说实话能被网友们这样关注我真的没有料到。那天我就是和往常一样帮乡亲们看片子,有个老乡随手拍下了当时的场景发到网上去了。作为一名医生,有时间给乡里乡亲看个病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每次回去都会有人来找我,已经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了。

澎湃新闻:回乡时找您问诊的都是肿瘤患者吗?

廖正银:什么病人都有。如果是肿瘤方面的疾病我相对专业一点,会给他们提出建议和诊疗方案。如果是其他方面的疾病,因为我在华西医科大学(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临床医学院接受过全科医学的教育,也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诊疗方向的建议,让患者少走弯路。

澎湃新闻:在没有借助其他医疗器械的情况下,通过看CT片就能作出初步的诊断吗?

廖正银:当然可以。刚刚说到我学医的时候接受了全科医学的教育。工作后我曾经在医院影像科工作过多年,后来调入肿瘤科。有了这些经历,我自认为基础打得还是比较好的,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还是有自信的,片子上一两毫米的病变我也可以看得出来。

得益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现在做CT的价格也不像过去那么昂贵了,县级医院CT机往往都是标配,农村患者做CT检查比过去要容易很多。但主要难在诊断上,因为不同的医生在认识上还是有差别。我用我的专业知识,让患者少走弯路。这是举手之劳,能帮助他们我也很开心。

澎湃新闻:您会建议找您咨询的患者都去成都的大医院就诊吗?

廖正银:不一定。有些小的疾病,当地医院能解决的,我会建议患者在当地就诊。在农村地区,有些人家经济条件不好,我的思路一直是让他们少花钱把病治好。

澎湃新闻:听说您在大学学医的时候,寒暑假回家就有群众找您看病?

廖正银: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掌握的医学知识还不扎实、全面,那时候更多是给乡亲们一些诊疗方向上的引导,比如告诉他们华西医院的哪位医生比较擅长治疗这类疾病。

1991年我参加工作,进入了医院的影像科,每天会看很多片子,也在那时候积累了不少知识。几年后我回家,开始有老乡拿着片子来找我咨询,基本上从那时候我就开始给他们看病了。

澎湃新闻:给乡亲们看病并不在您的工作范围之内,会不会觉得挤占了和亲人团聚的时间?

廖正银:不会的。因为有了过去从事医学影像专业的经历,我看片子一般很快的。我在医院牵头成立了疑难肿瘤多学科门诊,从颅内到脚底的病基本上都能看,读研期间我的导师也很认可我影像诊断的能力。

另一方面,我父母都是善良之人,一直都是热情好客。家里人来的多了,他们也不会觉得烦,反而觉得很热闹。我父亲是去年去世的,当时我在成都上门诊,很多患者专程来挂我的号,我不能给他们退了,所以很遗憾没有送父亲最后一程。

澎湃新闻:您怎么看专业能力?

廖正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三天不学习就落后了。我也和我带的学生们说,要不断追求,过去有些病不好治,不代表现在还不能攻克。我牵头成立疑难肿瘤多学科门诊,通过改变固有的治疗思路和方式,治好了很多疑难病症,这就是不断学习钻研的结果。

澎湃新闻:医院的工作一般很忙碌,您还利用探亲的时间为乡亲们看病。您如何看待医患之间的关系?

廖正银:总的来说,现在的医患关系比以前好很多。过去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曾经有过紧张的时期,但我觉得作为医生还是要多做一些工作。医生始终要以病人为先,只要你用心对病人,也能得到他们的理解。此外,各行各业的工作,都要以善为先,好医生首先要是一个善良的人。我觉得作为一名医生责任是很大的,患者和家属相信你,把生命托付于你,你可以左右很多事情,如果你不善良的话后果会不可想象。

澎湃新闻:在网上走红后,对您个人有没有什么影响?

廖正银:国庆假期还没结束我就回单位加班了。10月6号上班的第一天我做了9台手术,中午也在加班做不休息,平时来医院挂我号的患者还是很多的。现在除了癌症患者知道我,我们家小区里也有人认出我来了。被更多的人认识之后,如果能用我的专业知识帮助别人消除疾病上的困扰,还是一件令我非常高兴的事情。我始终相信,人生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他人。

(澎湃新闻记者 杨喆 张依琳)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94085c3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医生廖正银回乡义务看病引热议 本人发声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2) 热点(2634) 新闻(13205) 国际(5267) 娱乐(4604)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8) 音乐(2082) 民生(3748) 行业(306) 财经(1665) 股票(365)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3)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7) 观点(1024) 房产(1114)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2)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79) 高校(1652) 法制(2205)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71) 美女(19530)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