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玉 编辑/马媛媛)作为全球排名领先、同时稳居中国市场龙头地位的跨国药企,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的动态时刻牵动着大众的目光。
日前,有消息传出,阿斯利康中国向监管部门上报了一份裁员万人的计划,但由于裁员比例过高,该计划遭到制止,只能通过分批形式慢慢进行调整。
对于上述传闻,6月7日,阿斯利康相关负责人向观察者网表示,上述信息并不属实。“现在没有整个人员上的调整计划,但是一般公司在发展过程当中会有一些正常的业务结构的变化,体现在人员上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一般来说跨国公司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变化。”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75%
公开资料显示,阿斯利康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的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全球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公司在17个国家设立生产基地。
自199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阿斯利康将覆盖肿瘤、呼吸及免疫、心血管及代谢类、肾脏病等主要疾病领域的近40种全球创新药物引入中国。目前,阿斯利康在中国投资已经超过10亿美元,研发总投入达15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
Wind数据显示,2017~2021年,阿斯利康总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67.91亿元、1516.08亿元、1701.07亿元、1736.73亿元和2385.59亿元。公司营收规模增速明显。
但净利润的变化或许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阿斯利康目前的经营状态。2017~2021年,阿斯利康净利润分别为196.09亿元、147.9亿元、93.13亿元、208.54亿元及7.14亿元;对应的增速分别为-14.23%、-28.19%、-38.05%、139.4%及-96.5%。
今年一季度,阿斯利康实现营收113.9亿美元,同比增长55.6%,净利润为3.86亿美元,同比减少75.26%。
中国区业务方面,2021年阿斯利康中国区实现营收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中国区已经成为其营收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医保谈判和集采产生的降价压力,阿斯利康中国区全年收入由2020年同期的13.62亿美元降至13.12亿美元,在全球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20%降至16%。
对于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在4月下旬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会上表示,过去10年,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增长非常好,2020年开始受到疫情影响、集采、医保降价等因素的影响,院内市场开始出现收缩。这同时也是阿斯利康响应国家医保以价换量的动作,尽管业绩受到影响,但阿斯利康服务的患者数量大幅度上升。
带量采购挤压市场
意识到市场发生变化的阿斯利康,正在迅速对中国地区的业务布局进行调整。
今年2月中旬,根据多家媒体报道,阿斯利康中国决定合并呼吸及自体免疫事业部、消化与呼吸雾化事业部,成立呼吸、消化及自体免疫事业部。调整后,阿斯利康中国最新的业务架构分为肿瘤事业部;呼吸、消化及自体免疫事业部;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事业部与罕见病事业部四大板块。
根据公司官网,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前呼吸及自体免疫事业部负责人林骁目前负责呼吸、消化及自体免疫事业部。
事实上,阿斯利康呼吸领域的重磅产品布地奈德吸入剂和消化系统的艾司奥美拉唑注射剂都曾经是年销售量几十亿元的大品种。
其中,布地奈德在临床上用于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或非依赖性的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数据显示,阿斯利康的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020年终端销售约60亿元,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占比高达95.19%。
2021年6月,在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布地奈德原研厂家阿斯利康报价8.9元/支(降幅37%),高于正大天晴、健康元、长风药业、普锐特药业四家国内药企,最终出局。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阿斯利康丢标也意味着,60亿布地奈德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
除了集采,2021年3月,阿斯利康奥西替尼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Pascal Soriot彼时曾透露,虽然奥西替尼在中国的销量正在扩大,但至少目前还不能完全弥补降价的影响。
不过,阿斯利康在2021年度报告中指出,今年3月份生效的新版医保目录纳入了奥希替尼的一线和二线适应症,带来的新增治疗需求基本与降价带来的影响相当。2021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奥希替尼年销售额增长了6%,达到13.36亿美元。
除了呼吸、消化及自体免疫事业部的调整,近年来,阿斯利康其他业务结构也不断调整。其中,及县肿瘤业务并入肿瘤事业部;及县非肿瘤业务单独成立为及县慢病业务部;合并心血管及代谢事业部和肾脏业务部,成立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事业部。
业务板块的调整对应着人员的流动。3月15日,据新浪医药,阿斯利康中国内部邮件内部宣布: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事业部负责人朱彤先生决定离开阿斯利康中国,在外部寻找职业发展机会。
另据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7月至今,阿斯利康中国共有9位高管离职。对于阿斯利康未来的业务和企业发展动态,观察者网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