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多国大批粮食变燃料 谁提高了全球粮价?

日期:2022年04月25日 20:35 来源:央视财经 作者:佚名

近期,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加速,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再创新高。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价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事实上,粮价上涨并非近期现象,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反映粮价最重要的指标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屡创新高,自2020年至2022年3月全球谷物价格指数涨幅超过65%,达170.1,创该指数有统计以来最高水平。

最近,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宣布,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多达17亿人正暴露在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破坏之下,这些破坏正在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

全球人均可支配粮食710斤

近几年,世界粮食产量连年增产,预计2021/22年度全球粮食产量近28亿吨,全球人均可支配粮食约710斤,这还不包括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其实并不缺粮,但粮食都去哪了呢?

全球粮食连年增产 产粮国普遍丰收

2021年/22年度,美国粮食总产量为5.7亿吨,澳大利亚粮食总产量约为5490万吨,同比增长9.4%。

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从2018年到2022年,全球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6.5亿吨、27.1亿吨、27.8亿吨、28.0亿吨。

大批粮食变燃料 油价间接助推粮价上涨

既然全球不缺粮,为何粮价不断创新高?4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采取紧急措施,扩大生物燃料销售,以遏制不断飙升的汽油价格。

美国总统 拜登:环境保护署正计划发布紧急豁免,允许在美国各地销售使用更多来自本土作物的乙醇的 E15 汽油。

美国乙醇耗粮是澳大利亚粮食年产量的2.5倍

生物燃料油主要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目前主要以粮食为原料生产,可部分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近期全球石油价格飙升,作为替代品的生物燃料需求大增。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乙醇生产国,美国2021年乙醇产量同比增长8%,约4500万吨。按照1吨生物燃料乙醇大约需要3吨粮食原料推算,美国共消耗约1.35亿吨粮食。约为澳大利亚一年粮食总产量的2.5倍。

美国另一种生物燃料生物柴油,2021年的产量超过1100万吨,同样消耗大量粮食。国际谷物理事会数据显示,2021/22年度,美国用于生产生物燃料所消耗的粮食约1.7亿吨,占美国粮食总消耗量的47.4%,而用于食用的粮食3290万吨,仅占粮食总消耗量的9.2%。

不仅是美国,巴西每年生产2340万吨生物乙醇,消耗约7000万吨粮食。欧盟2021年生物柴油产量为1700万吨,消耗粮食约5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仅美国、巴西、欧盟生产生物燃料所消耗的粮食约3亿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室主任 钟钰:目前大概有十多个国家发展生物能源,美国、巴西、印尼、加拿大等,在大气变化的背景下,像石油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或开采难度加大,未来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粮食会用来做生物质能源。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90086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多国大批粮食变燃料 谁提高了全球粮价?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18) 热点(2628) 新闻(13169) 国际(5229) 娱乐(4550)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03) 音乐(2082) 民生(3717) 行业(290) 财经(1640)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59)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2)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52) 观点(1021) 房产(1109) 汽车(285)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7) 展会(4) 数码(209) 足球(222) 体育(1069) 教育(1378) 高校(1650) 法制(2198)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696) 美女(19323)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4)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59) 趣闻(179) 历史(364) 人物(92)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