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猪肉价大反弹 一个月暴涨45%

日期:2021年11月14日 20:1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佚名


从10月初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平均值仅为每公斤15元左右,到11月初上涨至每公斤21.80元,短短一个月间,猪肉价格再次经历了急剧起伏的走势,环比涨幅达到约45%。

实际上,如果拉长到更长的时间线,猪肉价格波动更为剧烈。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猪肉价格在去年2月中旬到达历史高点59.6元/公斤。此后又在50元/公斤左右的高位震荡了近一年,今年1月下旬开始快速下跌,到5月末时跌到了29.5元/公斤,和高点相比跌去了一半。

今年6月份到9月份,全国出栏肥猪平均价格一路下降,甚至降到了成本线以下。而10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反弹,市场上热议不断,纷纷讨论猪价是不是已经见底了?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试图理清近期及未来一段时期猪肉市场的走势。

10月初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反弹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一直到10月初,猪肉价格才开始再次展开反弹。

11月11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44周(即11月1日-11月5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21.80元,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下跌40.6%,较上周扩大0.9个百分点。

而从10月份当月来看,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为每公斤19.20元,环比上涨12.1%,同比下跌48.5%,比上月收窄13.3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分析,受供应阶段性过剩影响,国庆节对猪肉需求的拉动作用并不显著。假期过后,猪肉价格快速反弹,主要原因是终端消费季节性增加,如多地提前腌腊肉、灌香肠等民俗,而规模养殖场缩量抬价,生猪供应收紧,共同支撑10月生猪与猪肉价格上涨。

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供应方面,今年夏天由于整个行业出现亏损,很多养猪户在这期间调整了生产结构,一些低品质母猪被淘汰。

与此同时,由于猪肉价格比较低,前期补栏仔猪的人也并不多,再加上受猪病、亏损等因素影响,仔猪存栏也有所下降,供应上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所以整体的产能还比较充足。

“本轮反弹主要是需求出现大幅度回升,需求回升的动力是天气逐渐转冷,猪肉的消费旺季逐渐到来。”冯永辉说,另外,今年夏天多个地方遭受水灾,对蔬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前期蔬菜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而肉价又特别低,所以猪肉消费就出现大幅度回升,这是拉动猪肉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

农信互联生猪行业分析师夏晨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10月份开始的这波上涨是由于供需两端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具体而言,主要原因是超跌之后的需求大幅反弹。从6月份开始,整个养殖端基本进入亏损状态,6-8月甚至到9月份的延续性亏损,使得养殖端情绪非常悲观,猪价已经出现一种超跌状态。而在国庆节后,收储3万吨中央储备肉的消息对市场起到非常好的提振作用,由此带动了价格反弹。

其次,10月份之后天气转凉,再加上猪肉价格处于低位,多种因素都对消费端产生有力的刺激。一些地方的消费者开始提前储备一些猪肉,或者制作腌腊食品,使得消费出现回暖。

而在猪价出现快速上涨后,养殖端的悲观心态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看涨惜售的情绪开始趋浓。

“一方面是大家对于四季度消费旺季是有预期的,所以会有短时间的压栏。”夏晨丰说,另一方面,四季度南方一些地区消费偏好大体重肥猪,而前期6月份开始的亏损使得大体重肥猪加速出栏,市场上大体重生猪存栏量已经非常低,因此大体重生猪的价格迅速超过了标猪价格。

夏晨丰说,从10月份开始,大猪与标猪的价差一直在扩大,前两周价差能达到1块钱左右,这种情况下“养殖户肯定也会先压一压”。

猪价是否已经见底了?

猪肉价格开始持续反弹,是否意味着10月上旬的猪价已经是本轮行情的底部?

夏晨丰告诉记者,要分析本轮猪肉价格反弹能否持续,或者说猪价是否已经见底,需要从两个维度加以分析。

中长期来看,要看母猪的主要指标,包括能繁母猪存栏、母猪淘汰量以及母猪价格等;而从短期来看,则要看仔猪和生猪存栏,指标包括仔猪产量、仔猪价格、当期生猪存栏量以及出栏体重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有观点认为,本轮猪价后期持续反弹有支撑,主要是因为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从今年二季度末的4.39亿头和4564万头,下降到三季度末的4.38亿头和4459万头,进而推算出全国生猪存栏的月度高点可能在4-8月中的某一个月。这意味着此后的生猪存栏将不会比前期更高。

那么这是否表明猪价真的已经见底了呢?

对此,夏晨丰认为,目前市场上关于猪肉价格已经触底的观点恐怕“过于乐观了”。与需求相比,供给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更大。

夏晨丰分析,从供给端来看,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在2019年四季度达到底部,此后开始增加,一直到今年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都是持续增加的。

记者梳理发现,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95万头,同比增长29.5%;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18万头,同比增长27.7%。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911万头,同比增长29.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564万头,同比增长25.7%。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3764万头,同比增长18.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459万头,同比增长16.7%。

夏晨丰分析,从生猪和母猪存栏量来看,三季度存栏量43764万头,比二季度微降0.3%,基本持平,仍处于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

同时,三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量4459万头,比二季度末下降了2.3%。“猪价的快速下跌,养殖端亏损,对能繁母猪存栏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她说,但从存栏水平看,也仍然处于近三年来的峰值水平,而且市场反馈,养殖端母猪优化进行较快,大量低效母猪更换为优质二元母猪,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从当前数据看,生猪产能的去化并不理想,既缓慢,同时又伴随优化。”夏晨丰说,由于生猪的生理特征,这就意味着一直到明年上半年,至少到一季度,生猪的供给量都处在一个惯性增加的阶段。

夏晨丰说,8-9月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以上。换句话说,如果今年四季度市场上的能繁母猪存栏没有大幅度下降的话,明年整个上半年,甚至下半年猪价的低位水平恐怕还是难有反转。

夏晨丰说,“据我们监测,9-10月份有一些养殖场的能繁母猪存栏淘汰量比较大,但10月份以来的价格快速上涨使得养殖端目前进入到一种观望情绪,其淘汰速度已经大幅减缓。”

另外,从生猪出栏量来看,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17143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0.6%;猪肉产量1369万吨,增长31.9%。上半年,生猪出栏3374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4.4%;猪肉产量2715万吨,增长35.9%。前三季度,生猪出栏49193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5.9%,增速比上半年进一步加快1.5个百分点;猪肉产量3917万吨,增长38.0%。

夏晨丰分析,生猪出栏量在今年一季度达到顶峰1.7亿头,此后逐季下降,至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降至1.66亿头1.55亿头。二季度猪价快速下跌,行业普遍始料未及,大量生猪在年初开始压栏,造成市场生猪体重达到新高,三季度猪价在低位下行,养殖端大面积抛售,生猪体重快速下降。“但是生猪出栏总量同比增幅仍在逐季增加,从生猪的存栏量来看,供给去化仍然不理想。”

夏晨丰表示,从目前数据来看,至2022年上半年,生猪供给整体上依然充裕,不过价格的波动还要考虑消费的季节性和养殖户的出栏节奏。目前猪价已经涨至成本线以上,而且大体重生猪价格与标猪倒挂,市场大猪猪源紧缺,养殖户短期压栏观望心态又起,催涨短期猪价,但是行业对2022年上半年猪价普遍看空,若养殖户选择在春节前集中出栏,甚至抛售小体重生猪,那么反而会减小2022年猪价的下行幅度。

短期消费向好 长期仍难预测

记者注意到,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在11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一组数据:

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生猪2509万头,同比增长95.2%。10月份,屠宰生猪的数量达到3023万头,同比增长111%。在养殖环节,3月份以来,全国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量都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

“这些仔猪育肥6个月之后就可以出栏上市,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的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会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陈光华说,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比正常保有量多6%,预计到明年年初才能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夏晨丰表示,由此分析,短期供给来看,养殖端有压栏观望的意愿,且出栏压力并不大,对降价接受度较差。

而在需求端,整体逐渐好转。11月以来,随着天气转凉,以及储备冻猪肉消息的发酵,对短时消费带来有利提升。可以确认的是,未来消费整体是向好的。

在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养猪协会理事兼秘书长助理潘国成看来,按照目前的养殖态势,只能进行短期预测,很难作出准确的长期预测。

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猪价是否到底,目前大都是猜测,也没有谁能够肯定后市的走势。因为生猪疫病的影响至今依然没有完全解除,一旦有地方爆发疫病,对生猪的威胁极大;另外,考虑到低价格之下养殖场户会主动进行淘汰,因此也很难作出长期预测。

“目前是高风险、低价格的环境,不管是大集团还是小散户,都比较谨慎,抗风险程度相对都比较弱。”潘国成说,因此,说猪价已经见底的预测是缺乏依据的,依然存在着变数,如果这几个月母猪架构没有调整,继续扩张,明年还会有更深的坑。“如果这几个月慢慢地理性作出调整,明年大家都能活,只要把猪养好就没事。”

陈光华也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生猪产能调控方案的要求,紧盯全国和各地的能繁母猪保有量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落实分级调控责任,上下联动稳定生猪生产。同时,建议广大养殖场户有序安排生猪出栏,不要因为当前猪价有所回升而盲目压栏赌后市行情,更不要急于扩充产能,避免后期带来较大损失。

(每经记者 张蕊)

原标题:一个月涨45%,猪肉价走出底部了?专家:得看两个维度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86490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猪肉价大反弹 一个月暴涨45%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2) 热点(2631) 新闻(13203) 国际(5260) 娱乐(4592)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1) 音乐(2082) 民生(3743) 行业(304) 财经(1661)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1)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3) 观点(1023) 房产(1114)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1)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79) 高校(1652) 法制(2205)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64) 美女(19498)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