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童黎】高架桥上38车连撞、公交进站刹不住车撞倒人……有网友吐槽,“洒水+结冰+行人车辆事故”已经成了西安的冬季保留节目。而类似事故的媒体报道,也起码能追溯到12年前。
重要的是,这已经是“管过”的结果。这也导致事故发生后,“谁洒的水”常常引发一番推脱和争论。
洒水—结冰—事故,西安“保留节目”?
昨天(16日)下午,有网友整理了2012年至2020年中多个年份,西安发生路面洒水致结冰,行人及车辆出事故的微博帖子截图,并调侃称“打有微博的那年开始,每年冬天,西安的保留节目就是洒水,让行人、车辆纷纷摔倒”。
这一结论随即引发众多网友讨论。
据观察者网查询,西安晚报-西安新闻网2013年11月30日曾报道称,当地一辆公交车清晨进站,因路面结冰而没刹住车,结果撞倒两名乘客。附近工作的环卫工爆料,这里每天都有洒水车作业。
同是2013年,陕西本地的华商网12月报道称西安市最低气温降至-3℃,但一些路段还有洒水车作业,导致事故频发。
除此以外,文中还罗列了2008年、2009年、2011年和2012年的类似媒体报道。之后的几年也没落下。
尤其是2017年,12月2日上午,西安市莲湖区高架桥上发生38车相撞事故,事后多家媒体报道称事故是洒水使路面结冰所致。
等到2020年,据西部网-陕西新闻网报道,12月14日,又有西安市民反映,永顺东路有洒水车在零度以下气温继续洒水作业,导致路面结冰多人摔倒。
保洁、工地、消防栓,到底谁洒的水?
而在市民频频指责低温天气洒水行为危害交通安全的同时,“谁洒的水”,也成了大家追问的话题——因为西安对洒水车问题,早有规定。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环卫处人员曾给出路面结冰的三种可能:工地门口洒水、路边消防栓漏水以及保洁车辆洒水。合理运用洒水车,既能遏制道路扬尘、加速积雪融化,还能方便人工清扫道路脏污。
但在2008年,西安碑林区市容园林局负责洒水车日常管理的人员就对媒体称,按规定,冬季温度达到0℃以下,不能够进行路面冲洒水作业。气温在0℃以上时,每天早晨7时前和上午11时至下午2时洒水。
这名工作人员旨在解释,造成路面结冰的水,不是他们所为。
2013年,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工作人员坦言,在洒水车作业气温规定的实际工作中,各区通知并不到位,存在执行不严格的现象。
无独有偶,据界面新闻报道,2017年38车连撞事故发生后,西安交警发布微博称,“因市政洒水路面结冰,市区西二环开远门桥发生多车相撞事故”。当天中午,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却发微博称,城市道路洒水为城管部门进行,不由市政部门进行。但后来,两条微博均已被删除。
这年12月14日,西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西安市铁腕治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通知,冬防期间气温低于3度时(含3度),禁止道路冲洒水作业。
而在2020年12月14日的事故中,西部网从西安市城管局了解到,经现场核查,事发地为地铁8号线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于13日夜间施工降尘洒水,引起路面结冰现象。
“这样的新闻几乎每年都有,今年换个地方继续来”
事实上,今年11月11日,西安市城管局已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各区县、开发区在气温3℃以下禁止道路冲洒水作业。
12月8日,西安市城管局再次印发通知,强调3℃以下禁止冲洒水作业。
15日,该部门又分别给市住建、城投、轨道、城改办发函,要求加强工地出入口道路的管理,重申道路冲洒水作业规定。
对于一次次媒体曝光,西安多个部门还不止一次回复说,看到洒水车在低温情况下洒水时,市民可以打电话举报反映。
但值得一提的是,早有规定是真,事故仍旧频发也是真,执行远比承诺难得多。
而在西安屡次治理之余,不得不说,洒水致路面结冰不是这里的“专利”。
央视新闻消息,11月29日早上,山东枣庄市中区建华西路上,有市民表示,洒水车在零下4℃的天里还在洒水,仅自己看到就有十余人滑倒。
当地环卫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已经要求洒水部门停止洒水,以后2℃以下就要停止洒水。
这里可以引用一下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话:气温跌到零度以下,洒水车继续工作,导致路面结冰行人摔倒,这样的新闻几乎每年都有,可问题是每年都被报道,但是今年换个地方继续来。这次枣庄我们放心了,但是其他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