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通过疫苗消除狂犬病”。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6万人死于狂犬病,中国报告的病例数量居世界第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吴赤红表示,狂犬病一旦发病,致死率100%,预防的唯一途径是接种疫苗。首先应为家养的狗、猫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其次才是人的疫苗接种。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临床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瘫痪等。狂犬病潜伏期的长短和年龄、个人体质、伤口部位深浅等因素有关。短到10天,长至两年或更长,一般为1-2个月,15%发生在3个月以后。
人用狂犬病疫苗可分为两类,一是咬伤后预防,二是无咬伤预防。“被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必须接种咬伤后预防疫苗。此外,经常接触流浪猫狗的人,应进行暴露前狂犬疫苗接种,一旦被可疑的猫狗咬伤,应在当天和第三天分别加强注射一次,身体可迅速产生免疫反应。”吴赤红解释道。
狂犬病毒是怎么来的?吴赤红告诉记者,哺乳动物大多都能感染狂犬病毒,病毒从感染动物的唾液内排出,通过咬伤相互感染。“人类身边传播狂犬病的动物主要是狗,猫咬伤引起的只占3%左右,如果只是被动物舌舔,在皮肤没有破损的情况下是不会被传染的。”吴赤红说。
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吴赤红提醒,应立即用20%肥皂水或清水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约20-30分钟,直至伤口不渗血为止,并尽快前往就近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进行专业伤口处理和疫苗注射,受伤严重的要打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在吴赤红眼中,除了及时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外,科学养犬很重要。她建议,爱犬人士应做好犬的注射防疫,按规定携犬到当地畜牧兽医站或宠物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第一次应在狗狗3个月左右时注射,每年1-2次,并进行登记、挂牌领取免疫证明;携犬外出时,须有成年人牵领,不携犬进入学校、医院、商店、饭店等公共场所,不携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向狗扔棍子或石子;不要快速地跑近或靠近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