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六成留守儿童与父母至少一周通话一次,其中81.9%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关心的是自己的成绩,只有5.8%认为父母关心自己的情绪。(2015年03月02日 中国青年报)
邱立花和丈夫是河南人,已在北京打工20多年,这个春节两人没有回老家,而是让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来了北京,既能阖家团圆,又不耽误挣钱。可“刚来几天还挺好的。”“没过一星期就开始跟我闹别扭,昨天他爸差点儿动手揍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底完成的一项名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2.7%的父母一年以上才回家一次,有26.2%半年到一年回家一次。也就是说,许多儿童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见到父母,但难得的团聚往往也伴随着激烈的冲突。“没有哪次见面是不吵架的,而且孩子越大吵得越凶。”邱立花说。
何以至此?因为团聚并不意味着父母能把时间留给孩子;孩子们盼到了父母,但父母不一定有时间陪他们。小国到北京时是傍晚,当时还上着班邱立花特意请了假把小国接回家,并做了小国爱吃的炒大虾。之后的每个白天和晚上都是小国一人在家。“妈妈每天晚上回来已经很累了,她最多问一句白天学习了吗?第二天早上我还没起床她又要出门了。”
小国和妈妈的战争爆发于初二早上。那天小国很希望妈妈带他去转转北京的庙会,但邱立花却说,之所以选择留在北京过年就是为了春节好找活儿,能多挣些钱,临走时让小国留在家里写作业,“回来我要看”。可晚上没有看到小国的作业,而是小国执意要回老家的倔强。
虽然《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但很多父母觉得“给孩子挣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并不知道孩子们最需要的是陪伴,“孩子24小时都会想妈妈,”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尤甚。
留守儿童父母受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大多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他们努力挣钱,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求学这条路上能“走得更远”。但现实是,日常学习无人督促和辅导,再加上农村教育整体质量薄弱,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小国跟妈妈在春节期间爆发的矛盾,就是跟学习有关。“我妈给我打电话,第一句话肯定问‘在哪呢?’第二句话一定是‘考试多少分?’”小国说,知道父母在外打工不容易,所以学习一直很努力。但上高中后越来越吃力,期末考试成绩竟然是全班最后一名。整个寒假,小国都沉浸在懊恼、沮丧中。而邱立花除了懊恼外还着急,但又找不到好办法,就取消了儿子所有的娱乐项目,每天催促小国写作业、学习。“其实,我来之前是做好计划的,但是被她这么一催,心里更烦了。什么也不想学了。”小国说。
尽管留守儿童与父母出现的矛盾、争吵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父母与子女因长期的分离造成的隔膜,虽然说改善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的关键在父母一方,但父母也有无可奈何的难处:“我也想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可不出去打工,咋能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