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人民公敌》资料图
易卜生在中国大名鼎鼎,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到当前,文坛和思想界都在热议一个话题“娜拉走后怎么办?”似乎永远也没有一个答案。被誉为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的易卜生(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就这样扎根在人们心中。可是近日,老易的一出名剧《人民公敌》,却因柏林邵宾纳剧院(也是剧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以及在南京江苏大剧院取消演出,发生了敏感效应,令人不禁感叹,有些东西又回来了。
据报道,在京演出有点火爆。据说,演出安排演完与观众现场对话15分钟,观众向台上演员喊出他们对主人公产生好感的原因。有关方面深夜开会,开到凌晨,向德国剧院方面提出要求删节敏感部分——即与现场观众的对话环节,立即停止售票。
在京的遭遇使人担心,下面在南京的演出能否按原定安排进行。事实印证了这个担心并非多余。据新京报报道,德国邵宾纳剧院《人民公敌》原定9月13日、14日在江苏大剧院上演,但从昨日开始,记者登陆江苏大剧院官网,该剧目购票页面持续显示“页面不存在”,而同天其他剧目购票页面均显示正常,观众猜疑该戏是否会被取消。新京报记者今日傍晚拨打江苏大剧院客服及票务中心电话询问此事,对方表示13日的演出目前已通知购票观众进行退票,而14日的票务工作或将分批通知。当问及演出取消原因时,票务中心表示 “因舞台技术原因”。
问题出在哪里呢?易卜生1882年创作的《人民公敌》会触碰到什么“高压线”?
该剧剧情说起来简单至极:挪威一个沿海小镇,主人公斯多克芒医生和担任市长的哥哥共同负责在小镇发展温泉浴场的计划。小镇投资了一笔为数甚大的资金支持发展,而众人亦预计具医疗价值的温泉浴场可以带来旅客,而且令小镇大大兴旺,故浴场对小镇声誉非常重要。然而,当温泉浴场开始渐露曙光时,斯多克芒医生发现市内的制革厂污染温泉的水源,而且引致旅客患上严重的疾病。他认为这个重要发现是自己最大的成就,立即将一份详细的报告发送给市长,报告里包括一份解决问题的建议书,但建议会令小镇付出巨大的代价。
斯多克芒却想不到向官方反映问题的困难,他们好像不能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而且因为事件会破坏小镇的经济,所以他们亦不愿意向公众公布事件和解决问题。随着冲突接踵而来,市长警告他的弟弟,着他应该让自己服从大部分人的想法。斯多克芒拒绝,并举行市民大会以说服市民支持关闭温泉浴场。
相信浴场会带来财富的市民拒绝接受斯多克芒的说法,甚至是之前支持他的朋友和盟友,亦转而反对斯多克芒。他被市民奚落和指责,甚至被人斥责为疯子,以民主表决的方式,宣布他为人民公敌。斯多克芒分别对维多利亚时代公众的见解,以及民主的原则两者严厉指责,他表示在对与错之间,个人比容易被煽动的大众更有判断力。全剧以斯多克芒“世上最强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一句话,做了点睛之笔。
据介绍,老易创作此篇,因前一年创作的《幽灵》提到梅毒被视为猥亵,挑战了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观,便以《人民公敌》回怼。以个人主义观念回击了庸俗的集体主义观念。老实说,中国观众未必能被这种立意所感染,却对言论自由产生了共鸣。老易地下有知,会苦笑的。
娜拉走后怎么办的问题悬置了将近100年,始终没有答案,接着再思考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相冲突的问题,实在有点强人所难了。演也罢,不演也罢。老易的作品实在是给我们出难题,100多年下来
难倒了几代人,还是没有尺寸长进。
原标题:《人民公敌》触碰了什么“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