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记者们的震后十年:转型还是坚守

日期:2018年05月14日 10:07 来源:知乎新视点 作者:佚名

来源:新视点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学在读 校媒记者

在刚结束汶川地震报道的几个月里,《财经》记者李微敖经常从噩梦中挣扎着醒来。他又梦到了震区,福尔马林和腐臭的强烈气味向他扑来,灰白色的废墟上堆满了尸体。

2008年,李微敖还是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生,他正在为工作的事情犹豫不决。5月12日,李微敖乘坐的列车在重庆中转。按照原计划,他将在这一天到达北京,去《财经》杂志社商量工作。

当天下午2点28分,《财经》杂志社的记者们正在开下午例行的选题会,杂志社所在的楼房突然剧烈地颤动了几下。“地震了!”强烈的震感让记者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没有下楼躲避,不断地在网上刷新消息,查找震中的所在地。

很快,中国地震台网发布消息,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震级为8.0级。

国难当头,大地震改变了中国所有媒体此后几个月的工作重心。《南方周末》地震前方统筹邓科回忆道:“对很多媒体来说,甚至二三十年间,没有遇到过这样量级的新闻事件,也没有经历过如此巨大的新闻投入、如此艰苦的职业历险、如此严峻的专业与伦理的挑战。”

震后十年,中国新闻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曾经报道汶川地震的记者们,少数人还坚守在新闻业,奔忙在调查报道的第一线。更多的人选择离开新闻业,或是跳槽去互联网公司,或是投身公益,或是自己创业。记录他们在汶川地震中的报道经历,不仅有纪念的成分,更有质疑的意味;他们的坚守或是转型,亦可以为这十年的变化提供一个注脚。

 “千方百计抵达汶川”

大地震发生后,还没来得及开完《财经》的选题会,杨洪就立即被编辑部派往震区。考虑到灾区的通讯障碍,时任《财经》主编胡舒立让他带了一部海事卫星电话,这种电话依靠卫星系统传输信号,在灾区也能将信号传出,是当时国内媒体少有的设备。灾区信号时断时续,前后方失联的状况经常发生,记者们通常要走回成都、绵阳市区才能发稿。

原定于飞往成都的航班改飞重庆,杨洪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周折才到达成都。他记录下成都市区的伤亡情况,用卫星电话口述进入灾区的见闻,第一时间发回稿件。

胡舒立的办公室成了汶川地震的后方指挥部,办公室墙上挂着巨幅地图,一个个红色按钉标注出前方记者的位置。地震发生第二天,编辑部决定增派记者,地震报道后方指挥张进地震当晚就给李微敖打电话:“你不用来北京面试了,就留在成都当记者吧!”

李微敖就此“火线入伙”,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财经》地震报道的队伍。

通往汶川的道路已经中断了,编辑部命令杨洪“千方百计抵达汶川”。张进时刻关注着不断刷新的灾区动态,他察看地图时发现,四川省彭州市是离震中映秀镇最近的地区,从地图上看只相隔五十多公里。他让杨洪先到彭州,再徒步至映秀。

杨洪来到彭州却发现,彭州和映秀之间隔着高山,海拔至少有三四千米,山上是茫茫的密林和皑皑的白雪,“根本就翻不过去”。他只好折返到都江堰,跟着军队一起,沿着岷江往映秀的方向徒步前进。

尸体不断地从江面上漂过。岷江水流很急,两边是海拔两三千米的高山,山脚遍布着损毁的公路和被滚石砸穿的汽车。“余震来的时候真的只能靠天命了”,杨洪说,“前后都是人,你也没地方跑。” 14日晚上9点30分,杨洪终于到达映秀。

同一天到达映秀的还有《新京报》记者呂宗恕。地震发生时,他刚好在成都采访,正走在去采访的路上时,强烈的摇晃感突然袭来,屋顶的瓦片纷纷碎落在地,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到街上,其中一些人还穿着睡衣。出于记者的职业本能,呂宗恕爬上一座七八层的写字楼,在高处定格下地震发生瞬间的城市全景:成都市的大街小巷里挤满了慌乱的市民,从高处望去,只见一片乌泱泱的人海。

14日傍晚,呂宗恕到达映秀,紧随其后的是《南方日报》记者赵佳月和杨曦,他们到达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在震区,赵佳月穿着一件蓝色冲锋衣,这是同行的都江堰市市民周兴柠给她的。三人在都江堰市相遇时,周兴柠正坐在车里哭,地震当天,她的丈夫去映秀开会,生死未卜,她决定去映秀寻夫。听闻赵佳月也要去映秀,周兴柠让她立刻上车。车开到紫坪铺水库,三个人翻山走进去。一路上余震不断,赵佳月正赶上生理期,她没有任何休息的机会,累得“差点虚脱”。

2008年5月14日,赵佳月徒步进入映秀,腰间系着蓝色冲锋衣。杨曦/摄

赵佳月在地震当天就收到了前往灾区的命令,事实上,整个南方报业集团都对汶川地震的报道高度重视。听说地震的消息后,《南方周末》科学版记者朱力远判断地震规模不会小于唐山大地震,编辑部认为这是“天大的新闻”。在编辑邓科的印象里,那是《南方周末》第一次买了两部上万元的卫星电话,要“为了采访不惜血本”。

地震当天,《南方周末》在成都的记者曹筠武、孟登科被立即派往前方报道。5月13日,《南方周末》安排十多位记者入川,编辑部决定在14日出一期关于汶川地震的号外。曹筠武和孟登科13日一大早踏上了去映秀的路,沿途采访寻亲和逃难的人群。山体滑坡掩埋了公路,他们只能跟着人群翻山,没有任何物资和装备,全靠体力和精神支撑着。

这期号外被命名为《逼近震中》。为了表示哀悼,《南方周末》号外的报头从左上角降到了中间,相当于“降半旗”。

地震发生当天晚上,《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看着网上不断刷新的死亡人数,眼泪流了下来。经历过矿难、沙兰镇水灾等一系列灾难采访,亲眼见过矿工的尸体和悲伤的家属,他更能理解灾难的残酷。他第二天就发短信告诉编辑,自己想去四川采访,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随时出发。

此时,《南方周末》的报社群里充满了“请战”的帖子,记者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想上“前线”的强烈意愿。“优秀新闻人的新闻冲动,是南周荣光所系”,时任《南方周末》总编辑向熹在论坛中回复:“南周不仅追求在此役中胜出,更追求以我们的方式对这场灾难进行记录。”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56172c9.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评论: 记者们的震后十年:转型还是坚守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571) 热点(2615) 新闻(13067) 国际(5155) 娱乐(4421)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395) 音乐(2082) 民生(3641) 行业(270) 财经(1608) 股票(361)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5)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4) 医学(352)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97)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89) 社会(9780) 观点(1016) 房产(1095) 汽车(282)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2) 展会(4) 数码(208) 足球(222) 体育(1064) 教育(1364) 高校(1631) 法制(2167) 军事(550) 游戏(256) 小说(471) 美女(18873)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3)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59) 趣闻(179) 历史(364) 人物(92)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