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和百度又互掐一场。2014年12月27日,360董事长周鸿祎发布多条微博,指责百度流氓推广软件,用户使用360都难以将其卸载等。百度很快予以回击,指责360安全软件产品窃取用户隐私、投资病毒论坛等。两家公司旗下多个官方账号,在新浪微博展开激烈对攻。
大约为时一周的口水战并未催生出双方的实质性行动,时值假期再加近日频发的新闻热点,网民对双方互掐的关注程度也不是很高。这次互掐算不上一场“3B大战”,视其为一场口水式“营销攻防”似乎更准确一些。不过,较之以往网络巨头之间舆论场上的公开缠斗,仅从方式方法来看,也已经有了进步的意味。
互掐方式出新、出彩之处,在于这场互掐成了“抽奖大战”。双方在互相指责对方的产品是流氓软件的同时,都以赠送礼品来鼓动用户转发其微博内容。周鸿祎动员网友帮助转发约到李彦宏,“凡转发这条微博的,一人送一个360儿童手表,外加送出10个肾六(iPhone6),还是plus滴。” 而百度卫士官微表示:“小编想见您(周鸿祎)膜拜下,请大家帮约,转此微博每人送2张糯米电影票,外加10个肾6plus抽奖。”而围观的网友抱什么态度呢?他们倒也乐于给两家“助威”——“你们尽情撕扯吧,我只想要苹果6plus”。
网络大牛之间斗气、斗财,其间将普通网民作为拉拢对象,这是好事情。这里,双方并不把网民真的作为裁判角色,他们明知网民即便转发那助威的微博,也不能说明网民的真实态度。然而,双方公关宣传的受众定位还是蛮明确的,也都是明智的。360表示“我要网民支持”,继而百度看穿对方伎俩,立即应对“我更注重用户感受”——你送礼,我不能因“失礼”而落下风。
送礼对象或公关对象是谁,企业竞争的受益人、受损方是谁——这就是判断健康竞争与否的主要依据。其一,为在竞争中压过对手而争相对官员和机构送礼,无一例外,这都是不正当竞争、非法活动,也都是非经营行为,得逞的结果只会是损人利己,坑害的是市场与用户;其二,利用自身已经具备的优势,强迫用户“二选一”,要求用户放弃竞争对手的产品,在竞争中对客户形成心理压力乃至“尊严挑战”,这种对用户霸王硬上弓的做法,也绝非正当竞争。
另外,“谣言中伤式”的竞争,以误导、欺骗的手段最终实现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损害。造谣企业被行政、司法权力格外关照,使用这卑鄙手段的企业,则成本行业乃至经济界一大祸害。而眼下,企业构陷竞争对手,捏造用户风险、虚拟用户体验,这一手被国内各行业的企业经常运用,并多有得逞案例,此现象特别值得机构与公众警惕。加大企业构陷他人的风险,在我们这个经济丛林中非常必要。
互联网业内互掐、互揭,历来是互联网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最重要的是,规则的宣示、澄清及修正在互掐中完成。如“3Q大战”否认企业摊牌中可胁迫用户的道理,不管多牛的大腕,不尊重用户体验也都会输理、失利;再如此前的“3B大战”中,北京一中院在有关Robots问题尚无法律明确规定之际,判决百度所设置的完全针对360的Robots规则,有违互联网精神,所以没有根据百度的诉求判定360停止强制搜索和抓取,而这个判决对互联网领域的搜索规则与秩序,影响相当深远。
法院的判决,根据民法基本精神,其实关注点正在于以“用户体验”体现的社会公益。360孤军奋战,而多个互联网巨头结成联盟以对抗奇虎,其经济实力远超奇虎。奇虎值得巨头结盟来对付,这是个光荣,说到底,是因为360有盟军,并且它这个盟军任何人都不可小觑——没有一个巨头盟友的奇虎,盟军就是306的用户,他们根据自身体验取舍互联网产品,对企业或盟军的综合实力并不在意。
就像百度、360运用别人造就的网络平台互掐,不必调动媒体、记者打舆论战,大家选择产品都是冲实效、优点去的。就说我吧,各巨头尽管互掐,而我是各个网络巨头的用户,没必要选边站队。360在互联网安全领域确实拔得了头筹;它的搜索在谷歌被迫退出后突飞猛进,之所以能对百度市场构成威胁,根本原因还是网民体验所导致。纵览中国互联网领域,虽有野蛮竞争和逆淘汰现象,但现有每个巨头的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用户体验”。互联网上最牛的是谁?这一点,巨头们忘了也就完了。
百度卫士在嘲笑360时不小心露了一怯,其微博称:“乌镇大会最主要论坛和活动议程中,好像没见您(周鸿祎)名字,您接到邀请函了吗?”在我等刁钻且成熟的用户看来,受益于权力与非正常竞争的百度,其官本位情结还十分顽固。“乌镇大会”在用户眼里没什么了不起——它不被用户体验所检验,与会者并非特别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