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冻疮是指对寒冷、潮湿、非冰冻环境的异常炎症反应,组织学上证实冻疮为一种淋巴细胞性血管炎。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环境是发生,冻疮的主要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季节,尤其温带气候地区冬天降温急剧并且环境潮湿时,冻疮较多见。妇女、儿童和老人常易受累,儿童可能与冷球蛋白或冷凝集素有关。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1、冻疮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为单个或多发的肿胀性鲜红或暗红色斑疹、丘疹或结节,严重者可见水疱和溃疡。通常伴瘙痒或烧灼感,好发部位为手指、足趾、足跟、大腿、鼻子和耳朵。一类特殊的冻疮发生于大腿部但不多见,仅见于经常穿紧身不透气牛仔裤的人,表现为蓝色至红绀性斑块。肢端冻疮也可见于有饮食障碍的患者,例如刻意减肥而运动过度的人也易得冻疮。
2、冻疮的预防措施:
1、包括适当的衣着、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保持足部干燥及避免吸烟均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必要时使用外用止痒药,如糖皮质激素、樟脑软膏等,若发生水疱和破溃者,可外用抗菌药膏。
2、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鞋袜不宜过紧,促进血液循环。
3、可进行一些室外的体育锻炼,快走、跑步、冬泳等。不适宜室外锻炼的的人,可尝试用冷水洗手、洗脸,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
4、注意事项:
① 与局部感染的炎症要区别,避免误诊 。
② 受冻后,不宜用热水温暖,或用火烘烤,否则冻处会溃烂。
④ 受冻后皮肤瘙搔,不能用手抓搔,否则易使表皮破烂感染。
补充说明: 本日志发表有N个博友问方中的“荞麦粉”很难找到,可以用面粉代替,用量可以根据配用的芒硝、黄柏、凡士林的量能够调成软膏即可,软硬合适。溃破严重者可以一日一次,好转后可以隔日一次。
3、中医中草药预防治疗冻疮:
1、在入冬前从食物上进行温补,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性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也可吃热性祛寒食品,如胡椒、生姜等,也会起到一定的御寒效果。
2、红辣椒15克(去子切碎),新鲜生姜50克(切片或者捣烂),白茄根50克,红辣蓼50克,花椒10克,上药放入白酒大约20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脑3克,冰片3克打细摇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连续1周。
4、冻疮溃烂治疗方法
提要: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处方用法:荞麦粉、芒硝、黄柏适量(未溃破者芒硝用量多于黄柏1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多于芒硝1倍)肉桂、冰片、樟脑各2克,炙乳香、炙没药各10克,分别研极细后拌匀,配入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先以萝卜汤或淡盐水清洗溃烂面,再将此膏涂于患处,2-3天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破者用药比例,将黄柏水煎,溶化芒硝外涂患处。
提要:秋末冬初冻疮是一种常见疾病,往年有过冻疮,容易复发,预防冻疮的发生,平时要加强锻炼可以有效,但是还是不少人忽视了预防 仍在忍受冻疮带来的奇痒、隐痛、甚至红肿、溃烂,老中医提供给大家一些治疗冻疮的中药临床经验方,希望有所帮助。
处方:取干紫茄子梗茎、红花、紫苏叶、王不留行各30克、干姜、桂枝、生姜、当归、陈皮各10克,干辣椒、芫花、冰片、川花椒各5克,
制法:将以上药材置于75%酒精500毫升中浸泡1周后,再用纱布过滤,取药液贮瓶备用。使用时将患处洗净,用药棉蘸药液擦洗患处,每天4-6次。
注意:冻疮溃破者禁止使用。冻疮溃烂治疗方法待续。
老中医 王圣尉
原标题:严冬预防冻疮重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