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哪吒2导演饺子回应啃老三年 一个医学生的终极豪赌

日期:2025年02月03日 21:10 来源:文娱价值官 作者:佚名

撰文丨郑 文

李安说,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哪吒》是一部好命的电影,也是一部带有“使命感”的电影。

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给中国动画电影,也为当年惨淡的暑期档带来振奋人心的50亿票房。

今年,被寄予厚望的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10天票房直冲30亿,灯塔预测其有望突破60亿,再次让电影市场重燃希望。

当观众为哪吒与敖丙的生死战泪洒影院时,很少有人知道银幕外那个叫“饺子”的导演,用18年时间演绎了一场比电影更燃的“逆天改命”?

爆势不可挡的哪吒背后,是“没有捷径只有死磕“的鬼才导演饺子的漫漫“修仙”路。他本人的经历便是哪吒精神的真实写照:“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晓得,但我晓得,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不认命

就是哪吒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是50.35亿人民币,这是中国影史排名第四的电影。

续集票房通常会受到前作口碑的影响,但有时候也会因为观众期待过高而面临压力。但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观众口碑引发连串传播效应,带动票房不断攀升,目前在春节档的总票房占比已经超60%。业内人士对文娱价值官透露,《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IP红利和工业化制作,大概率稳居40亿票房。而行业预判《哪吒之魔童闹海》有望冲击60亿天花板,成为国产动画新标杆。

很少有电影像《哪吒》这样,第二部不仅不逊色于前作,还有更大的创新与突破。前作的“火尖枪烧村”已让特效师头秃,续集“水淹陈塘关”场景涉及流体模拟、水龙卷交互,团队自嘲:“做《哪吒之魔童闹海》前先去学了流体力学。”网传敖丙“龙族秘术”是导演饺子设计的冰系法术,带团队去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采风,结果全员冻到鼻涕结冰,但是却灵感爆棚。网友还在新作电影里发掘出“白宫”“绿卡”“病毒”“美元”等元素,引发更深层次的想象。

打动观众的电影通常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观众共情的精神内核。哪吒精神绝非简单的热血反抗,而是将“闹海”转化为对偏见、环境、代际、人性的系统性反思。或许饺子试图传递给观众的是:真正的“逆天改命”,不是成为碾压一切的神,而是在混沌的世界中,守护住人性的温度。

当敖丙为龙族命运痛苦挣扎,当李靖父子在暴雨中相拥,观众看到的何尝不是自己?“我们都在对抗某种‘天命”,可能是35岁职场危机,是房贷车贷的重压,是“躺平”与“内卷”的撕裂。而饺子用18年死磕证明: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现实后还敢“不认命”。

通过两部《哪吒》可以看到,中国动画的“闹海精神”就是用理想主义对抗功利时代。饺子说:“中国动画的‘闹海’,就是一群‘疯子’带着观众一起疯!”

回应啃老三年

一个医学生的终极豪赌

随着《哪吒2》的各种话题不断涌现,导演饺子也登上热搜。2月1日,词条#哪吒导演回应啃老三年#登上热搜第一。

接受媒体采访时,饺子也回应了“啃老”三年这一话题。

他说,在自己准备自学三维动画的时候,母亲对他很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知名人物,哪吒在中国家喻户晓。“哪吒闹海”“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故事也为人所熟知。但饺子却在他的动画作品中,完全改写了哪吒原有的故事——哪吒的父母对他充满了包容与爱意,这也让不少网友非常感动。

饺子表示,所有的作品都有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的映射。“因为我的家庭是很和谐的,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多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与包容。所以我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实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中。”
饺子,本名杨宇,四川泸州人,1980年出生,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现四川大学医学院)。

大三开始自学三维动画软件,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上了一年班,辞职,宅在家里三年半的时间,靠母亲1000多元的退休金支撑,一个人一支部队的制作出了被网友称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在国内外获得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奖项。

2019年夏天,以导演的身份,再度交出蛰伏十年后的惊世之作《哪吒之魔童降世》……

“我的经历雷到了一大片人,名牌医科大学毕业转行来搞动画;正经的工作辞职不干饿着肚子做短片,这人是不是有病啊?”

和许多80后一样,饺子自小就喜欢看动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是他的动画启蒙,上初中时,又迷上了《圣斗士》和《七龙珠》,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梦想都是当一个漫画家。

但,高考填志愿时,他在认真思考后还是决定听从家人的意见学医,对这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讲,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虑,医生至少是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稳当职业。

那一年,饺子被四川收分最高的华西医科大学录取。学了两三年医,他仍然对这个职业提不起兴趣。反而是在2002年,大三的下半学期,他无意中接触三维动画软件MAYA,发现靠一个人的力量居然也能做出那么好的画面,隐藏着的儿时理想被瞬间点燃。从此,他开始废寝忘食的,投入到动画软件的自学和苦练中。

大学毕业,彻底放弃医学专业的饺子,选择去一家广告公司做动画师,但因为商业项目受限太多,一年后,他辞去了高薪工作,一头扎进自己的动画世界里,专心创作自己的第一个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没有一句台词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时长16分钟,讲述的是:战争中敌对的两名飞行员在空中展开激战,飞机坠毁后一同流落荒岛,从互相残杀到相濡以沫。救援船队到来后,他们放弃登船,选择了在孤岛与世无争的生活。

片名的灵感来自于周星驰《鹿鼎记》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还打?打个大西瓜啊!

个人动画的特点是可以一个人独立创作,用一台电脑就“造”出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打,打个大西瓜》基本没花什么钱,但这部短短16分钟的动画短片,饺子却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才完成。

现实的生活,就是摆在理想面前的最大障碍。父亲在饺子刚工作没多久就去世,母亲退休,每月也只有1000的退休工资,辞职后的饺子,不得不做起了“啃老族”。

他形容那三年半,大部分的时间都跟生活在空间站一样三点一线:客厅、卧室、厕所。

“'衣'服基本没买过新的,‘食’上多亏母亲的打理,她经常去超市找特价,‘住’是靠父母的积蓄在成都买了套二手房,每月700多的按揭款占了我们的一半的支出。旅行是富人们干的事儿,对我来说是天方夜谭,这三年半我没有离开过我家超过40公里。‘娱’乐是必需的,我听评书、音乐,看电影、动漫,偶尔玩玩游戏,全是最低廉的娱乐消费,但网游不玩,太费时间和金钱,我家甚至网线都没牵,我要上网就去朋友家上,这样可以减少娱乐时间,减少社会浮躁气息的影响,还保证了用于动画制作的电脑系统的稳定性。而且这也是我所从事的行业,我在娱乐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积累。”

《打,打个大西瓜》在豆瓣拿下了8.8的高分,被网友称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 “国内最具内涵动画片”,在国内外共获得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奖项,成为动画专业的学生无人不知的影片。

尽管这部短片并未给饺子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但因此片的大热很多人找上门来,邀请他做广告动画和影视特效,2009年,饺子和朋友在成都成立了 “饺克力”动画工作室, 2011年,在光线影业的支持之下,饺子创立了自己的动画公司“可可豆”。

50亿票房背后

1600人一起疯

“其实站在结果往前看,过程才是最充实的时光,请享受过程。”

《打,打个大西瓜》成功后,确实让饺子得到些许机会,但彼时的中国动画市场,大环境依旧艰难,大部分投资方看到项目后,第一个问他的问题是:你怎么才能回收成本?

所以之后整整五年的时间,他都没有遇到合适和靠谱的投资方。而在这一段“空档”里,饺子一边接商单和外包养活自己,一边以继续学习专业电影制作的方式,沉淀和积攒自己的能量。

随着《大圣归来》在电影市场杀出的一条血路,让国产动画电影在沉寂十余年后迎来春天。饺子的可可豆动画,联合曾经制作了《大鱼海棠》《大护法》的彩条屋、和制作《大圣归来》的十月动画,在5年前开启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项目。

“哪吒其实和我挺像的,都有不认命的一面,以前我看《哪吒闹海》就很感动,他为国为民,自刎这些情节都历历在目,所以是有这种情结的。就像田导(田晓鹏)看了《大闹天宫》有了《大圣归来》,我是看《哪吒闹海》有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看过电影的观众,会发现哪吒的形象非常叛逆,是符合现代年轻人的精神气质的,但在原著中有一些传统的“糟粕”,比如他有弑父的冲动,而且他自刎。所以电影做了很多大胆的改动,主要是为了烘托出中心思想就是“扭转成见”。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制作是一个大工程,80%的特效,汇聚了国内20多个公司,投入超过1600多人。而作为自己执导的首部长片动画电影,从剧本到制作,从美工到特效,饺子身兼多职。

在饺子的眼里,电影制作“没有捷径只有死磕”。

“因为我们太缺少一些优秀的作品了,而且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观众的口碑,如果观众喜欢了我们的作品,愿意接受我们的作品,我觉得中国动漫才有希望。而不能完全是靠观众的怜悯和施舍,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大圣归来》之后,也有不少好的动漫作品,但从整个电影市场的总量来看,还是很少。我们希望通过优秀的作品,来扭转大家对这个行业的偏见,希望以后有更多有志青年能加入这个行业,让他们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还能活得更有尊严。”

在饺子看来,做成一件事的基础是“热爱”和“坚持”。“做动画要用心,要真诚,要能克服来自各种方面的困难,要与生活作战,与诱惑作战,与压力作战,与自我作战。在漫长的独自作战的岁月里,我经常问自己,如果坚持了那么久,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怎么办?我的内心回答我,其实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创造一个东西出来的这个过程是独一无二的。”

结语:

从医学生杨宇到导演饺子,从50亿到60亿票房,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写满警告:“动画养不活人”“国产片没前途”“续集必扑街”......但总有些“疯子”偏要证明:那些杀不死你的偏见,终将成为你的封神榜。正如《哪吒2》片尾那颗彩蛋——申公豹终于跳槽成功,而银幕外的我们,何尝不是在各自的人生中“闹海”?

原标题:《哪吒》导演饺子,一个“疯子”的18年死磕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5675c36.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哪吒2导演饺子回应啃老三年 一个医学生的终极豪赌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33) 热点(2636) 新闻(13210) 国际(5268) 娱乐(4608)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19) 音乐(2082) 民生(3749) 行业(308) 财经(1667) 股票(365)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63)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88) 观点(1024) 房产(1116) 汽车(28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35) 展会(4) 数码(212) 足球(222) 体育(1072) 教育(1381) 高校(1653) 法制(2206)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774) 美女(19552)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6)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3)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