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的业主们,已经开始自救行动。
有人直接修改了自己社交网络上的名字,不再显示常见的“momo”,而是改为“韭菜大冤种”,并在简介中写道:“一名房奴,一个穷人”;有人建立了群组,开启了帖子,邀请大家共同商议,呼吁发声,希望把银行的电话“打爆”;一位居住在上海的业主,为了争取“未封顶前不予放款”的赔偿,收集了开发商报告、未封顶照片等各类证据,向银行投诉了三次;有些人精打细算地安排资金和时间,每当攒够一定数额便立即预约提前还款,反复计算延迟一天还款对自己造成的损失,并不断催促银行尽快扣款。
为了“自救”,周泽婷决定再次申请贷款,用于偿还房贷。
她是80年代出生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北京积累了两处房产。一处位于五环外,距离西二旗的大厂集群仅几步之遥,于2014年购得,该地区的房价曾在巅峰时期达到近每平方米70,000元,几乎是她购买时的两倍;另一处位于朝阳区,于2020年购得,尽管面积不大,但附近拥有一所还不错的中学,房价也曾攀升至每平方米超过80,000元。
五年前,这被视为一份令人艳羡的“奋斗成果”。周泽婷,作为一名来自小镇的应试专家,她很早就认识到,普通人在财富增值方面的机会稀少,几乎只能通过购房来实现。然而,如今再提起这两套价格已经下跌的房子,周泽婷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存量房的苦难,何时才能到头?”
6月26日,北京宣布将房贷利率下调45个基点,这意味着在北京购买首套房的房贷利率已降至3.5%,二套房则降至3.7%(五环外)或3.9%(五环内)。多年来,北京的房贷利率很少出现3字头的情况。
不只是北京,近期许多一二线城市相继调整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7月12日,广州某银行的房贷利率低至3%;苏州和南京的最低首套房利率也降到了3.05%;佛山的首套房贷利率为3%,二套房贷利率为3.05%。此外,还有城市将首套房贷利率下调至2.95%,正式进入2字头。
相比之下,2020年上车的周泽婷,二套房贷利率高达5.25%,这已经是连续两次降息后的利率水平。购买相同一套房子,相较于那些后来以3字头利率贷款的人,她每月的房贷支出至少要高出四分之一。
苏州的鹿甜和她的丈夫为此奔波了许久。在去年国庆节前夕,他们看中的房子突然降价50万元。两人认为这是绝佳的抄底机会,于是匆忙签约。中介以鹿甜在北京工作为由,建议他们申请当地银行提供的200万元商业贷款。
今年,政策利好频繁出台,公积金借款额度放宽,鹿甜抑制不住地动起了将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的念头。然而,银行经理告诉她,想要转换为公积金贷款,必须先结清商业贷款。这意 味着她需要短时间内再次贷款,金额与之前相同。虽然有路可走,但新的贷款利率并不低,与转成公积金贷款后省下的利息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许多存量房业主都在琢磨如何巧妙调度资金,为自己制定最经济的还款计划,这也是他们心头始终牵挂的事。
吕玟考虑过使用公积金,她这些年来的工作存款有20万元,用来提前偿还房贷。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压力,还能省下一大笔利息。然而,这笔钱同时也是她未来生活的应急储备。现在就提前还款,早日摆脱高利息的奴役,和为将来预留一笔备用金,哪种方式更为稳健?
她反复思考后,决定暂不改动紧急备用金,并决心咬紧牙关坚持下去,为自己保留一定的缓冲空间。
防线已被突破
自救的念头并非一蹴而就,正如周泽婷所言,这是一个如同青蛙在温水中慢慢煮熟般的长期过程。
2020年,为了购置第二套房产,她向亲朋好友借了40多万元的外债,同时背负上了每月近8000元的房贷。起初,这一过程无疑是艰辛的,但所幸的是,所购住房随即出租,月租金颇丰,达到了6000元,大部分房贷因此得到了覆盖,因此,并未对她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时的她怀揣着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心。“我和许多人一样,深信房子是一项永恒升值的资产,尤其是北京的房子。”在这种高涨的氛围中,她不仅为自己购房,还极力敦促周围的人购房。
事情一度按照她的预期进展。2023年,那套房子的价值达到了360多万,比她当初购买时升值了30多万。卖方中介称赞她的眼光独到:“你的眼光真不错。”
然而,到了2023年下半年,她突然感觉形势不妙。中介在朋友圈发布的房价信息显示了下滑趋势,而周围的人也纷纷议论起提前还贷的事宜。
截至今年3月,周泽婷发现,相同户型的房屋价格已经跌至240万元,较她购买时的价格缩水了90万元。这些年来,凭借自己的奋斗,她早已习惯房价的起伏,通常都能保持平稳。然而,即便是保值的想法也在这天破灭了,当她看到那个数字240时。
原标题:房贷高达5.25%,房子缩水90万后,存量房业主们拼命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