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等教育的层面去看待姜萍已经远远不够,更值得关注的,倒是她的续集怎么写。
近日,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7岁女生姜萍,在全球数学竞赛中“爆冷”以排名第12的成绩入围决赛,成为赛事历史上首位进入决赛的中专生。
毫无疑问,姜萍能够出圈是因为一个“中专生”的标签。毋庸讳言,现在的中专生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很难和“学霸”关联。在整体的学历层级里,至少在学术研究层面,中专很难被认为是一种成功。但姜萍却在一众海内外名校学生扎堆的比赛里获得了佳绩,人们不惊讶是不可能的。
舆论自然也会追问,为什么姜萍读的是中专,而非普通高中?目前说法莫衷一是。
而这也引发了人们讨论的兴趣。有些人似乎想从中提取出一些“励志”“鸡汤”元素,想要证明中专生也是可以有大作为的,人们不必戴有色眼镜看待。也有一些人检讨起普通高中的教育模式:为什么姜萍出现在中专,而不是普高?是不是普高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强调各科成绩而非鼓励专才,反倒会压抑姜萍?
客观来看,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是平行的教育模式,各自适配不同学生的禀赋与特质。尤其是强调普职融通的当下,没必要去强化二者的对立。
更关键的是,对于姜萍来说,她已经早已逸出中等教育的轨道之外,在她身上探讨普高或中专的区分云云,其实已经没有太大意义。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她有一个伯乐,江苏大学数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王闰秋,他也参加了比赛,今年的名次是全球125名。王闰秋对她的训练远远超出了同龄人——学习大学教材甚至英文原版的《偏微分方程》,她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研究数学。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了中专或普高的范畴,这两种教育都很难提供这样的环境。
可见,姜萍确实是一位天才——这不仅体现在能力,也体现在一种强大的专注力。可以想象的是,大多数中专生大概很难认为自己还能有多少学术作为,但姜萍似乎完全没有被这种内耗的情绪干扰,展现了一种强大的自驱力。所以在中等教育的层面去看待她已经远远不够了,其实现在更值得关注的,倒是她的续集怎么写,是怎么不去埋没一位天才?
在姜萍的事迹出圈后,有不少高校顺势蹭起了热点,在社交平台挂着姜萍的新闻标签,给本校数学专业打广告,但罕有提及是否可以录取姜萍。一些学校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一些难处,似乎“破格”还涉及很多程序上的问题,打破既有的条条框框并不那么容易。
现在,问题已经抛给了学校。既然姜萍已经展现了自己不被“枷锁”“规训”“偏见”束缚的能力与志气,那么大学有没有这样的魄力?
当然,姜萍最后去哪是她的选择,而且姜萍目前可以申请的常熟理工学院也释放了善意,表示“学校会全力以赴帮助你实现梦想”。这当然也是不错的出路,但通过姜萍这个独特案例,撼动更多既有成规,让更多的专才获得更丰富的选择,才是人们更乐意看到的一幕。
这也让人想起了2009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破格录取蔡伟为博士研究生。蔡伟当时已经38岁,是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毕业后在安顺学院工作。知识改变命运,没有比这更生动的写照了。
希望姜萍也能获得更广阔的前途,能够真正适配她的兴趣、志向和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尊重天才就是尊重努力、尊重千差万别的人。姜萍如果有更好的出路,这不仅是给天才的褒奖,也是给所有人的激励——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不拘一格”的机会。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之
原标题:评论丨逸出中专普高之别,姜萍能否撼动更多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