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交媒体上总会出现年轻人宣称要“断亲”的说法——逃离、拉黑亲戚甚至父母。
而这个现象在今年过年期间尤为突出,甚至有多个相关话题上了热搜:“农村悄然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断亲”“学者研究断亲现象”。
从比例上来看,跟父母亲近的年轻人仍然是主流,而亲戚才是年轻人在家庭中更想逃离的对象。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通过1200份随机调查问卷来验证了这一观点。胡小武在发表于2022年的研究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中写道,年龄越小的人,与亲戚联系越少。论
文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18岁以下受访者已经基本不联系亲戚。而在18-25岁人群中,也有 25.32%的人选择不联系亲戚。30-50岁的受访者是主要的亲戚关系维护者,他们之中没有人不联系亲戚;甚至40-50岁的人群中,有过半的受访者与亲戚经常联系,或者联系非常频繁。
胡小武在论文中指出,青年 “断亲”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有意思的是,如果从父母的角度来回答与子女的亲近程度,我们会发现父母的认知跟子女并不相同——从 2016 年到 2020 年,认为自己跟 18-30 岁的子女关系亲近的比例实际上差不多,而如果把时间上拉长到 2010 年,父母认为自己跟年轻子女亲近的比例甚至上升了。
对亲缘关系的失望,使得部分年轻人选择了新的人际关系,向外拓展自己的家人圈层。他们或是寻找“电子亲人”,或是从朋友、恋爱中主动选择自己新的“家人”。
不过,“断亲”并不意味着对亲情的否定,年轻人同样追捧特立独行的“小姨”文化。所谓“断亲”的背后,实际上是年轻人在重新建立自己与他人的边界,逃离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原标题:专家称青年断亲现象已成常态 18岁以下受访者过半不联系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