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郑州楼市高库存下的极限拉扯 有人割肉卖房有人夹缝捡漏

日期:2023年10月14日 08:51 来源:每日人物社 作者:佚名

约两个月前的8月3日,郑州市颁布“认房不认贷”政策,成为全国第一个率先出台该政策的省会城市。

郑州一直是房地产市场中,被重点聚焦的城市之一。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作为省会,地处平原,拥有千万级人口,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也因为它曾经经历过“7·20特大暴雨”,是“80后买房夫妻眼里失去了光”“最高学历烂尾楼盘”等事件的发生地,它受冲击更深,也更具有一种典型意义。

郑州几乎用上了能用的一切手段,来帮助楼市平稳渡过低谷期。但这个低谷期在如今看来,似乎显得有些漫长。在发布“认房不认贷”政策一个月后,郑州又宣布放开限购。而现在距离那时,又一个月过去了,时间已经来到了楼市“金九银十”的尾巴上,每日人物找到了郑州的多名买房者、卖房者、销售中介,他们讲述了自己与房子有关的故事,以及各自眼中的郑州楼市现状。

文 | 李清扬

编辑 | 易方兴

运营 | 橙子

“割肉”卖房

八月初,郑州房产经纪人张咏的朋友圈,被同行的庆祝消息刷屏了。

郑州发布了一套房市新政——下调房贷利率,实施购房契税补贴政策,执行“认房不认贷”。“利好”“让郑州楼市重现生机”等字眼,在朋友圈里频频出现。在房地产干了十四年的张咏看到,售楼处里,重新挤满了看盘问价的人。

可两三天之后,售楼处的热闹便散了,相关消息如同沉入水中,悄无声息。一周后,正在出售房子的33岁的熊家豪,没有等待来看房子的意向买家,却收到中介的电话,“你想赶快卖的话,你这个价格还得下调”。

熊家豪在郑州念完大学,目前在上海工作。他是在这波新政潮流之下,想借机卖掉房子的众多郑州业主中的一个。

他的房子位于郑州市北三环,属于市中心金水区,教育资源丰富。金水区也是郑州房价靠前的几个区之一,在过去,这里的房子相对好卖,但今年,他这套房子迟迟没能卖出去。

他觉得挂的已经是周边同户型的最低价了,255万,121平米,近学校,双地铁,还紧邻一个大商场。但这房子足足挂了8个月,从过年一直挂到现在。

后来,他又把房子再降了20万,中介让他再降降,他不愿意,“太不划算了”。挂了电话没几天,他再看周围挂牌价,其他人都开始降价了。

这一幕,从8月3号到4号的郑州楼市数据也可以得到佐证。据诸葛找房网站统计,新政头两天,一共有756套房源降价出售,与此同时,新上房源1999套,超过出售量。

也就是说,郑州的房子正在一面降价,一面越卖越多。更让熊家豪觉得郁闷的是:“越出政策,二手房房价就越跌。”他每一次打开交易平台,房价的走向都是负的。据统计,郑州共有约14.16万套二手房在售,新政推出的八月,二手房成交8021套,环比下降了9.3%。

相比熊家豪这样已经离开郑州的人而言,一些仍在郑州本地工作、且有强烈置换需求的人的卖房意愿更加强烈。

为了尽快脱手房子,在大量的房源面前,降价几乎成了淼苗苗唯一能做的事。

在郑州南边的航空港区,淼苗苗一家五口人在一套89平的两房户型里生活了五年,“有些拥挤”。当初她2018年买这套房子花了89万,为照顾孩子辞职之后,家里经济来源仅丈夫一人。现在,他们家每个月房贷4000元,占了每月支出的三分之一。

5月份,她决定以73万来出售这套房子,算市场的中间水平。到了8月,她发现:“大家越挂越低,互相内卷。”

中介和买房者都来压价格。接中介电话,头一句就是:“姐,你的房子还能再低不?最低多少钱出?”接待看房的顾客,最过分的直接拦腰砍价。

被迫不断降价让她很焦虑:“什么是最低价?最低能多低?”现实是,过去房价是每平米几百地跌,现在直接每平米跌了2000元。

为了尽快出手房子,她在同小区租了一间房住,“这样房子能收拾得干净些,给看房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不光如此,为了卖掉房子,她还打算家电全送。

当楼市变成了买方市场,淼苗苗时常感到她是三者里地位最低的。在中介平台上,把中介费用提高50%,才能获得流量和曝光量;而当面对买房者,对方总是要求降价,“仿佛能买你的房子,是看得起你”。

而新政对她卖房几乎没有帮助。新政中提到的多子女家庭购房与购房契税补贴,均针对“购买新建商品住房”,除此之外,“毕业生买房,100%返还契税”等福利她也享受不到。算上契税、利息、装修和家电等费用,这套房子的挂牌价已经亏了将近40万。

捡漏的买房者

另一方面,在购房者眼中,郑州的新政也效果有限。但他们也发现,自己的议价空间变大了。

今年夏天,27岁的河南信阳女孩邱粒,准备在郑州挑选婚房。但她预算不多,只有1万/㎡的预算。但当时,1万/㎡的预算,在郑州四环内想找到好的房源很难。

7月份有一回,她路过一家楼盘,正在促销,门口排了长队。结果一听房价一万三起步,她立刻退了出来。那段时间她听人说“还会跌,再等等”。

之后,她又经历了很多五花八门的促销楼盘,比如“买就送7万元停车位”“送云南双飞6日游”“婚庆大礼包”等等。她觉得,郑州楼市陷入了一种“只要你有钱愿意买,就能无底线地让你上车”的氛围中。有一次,她还去看过位于郑州北边平原新区的叠墅,只要80万,有的甚至可以0首付,“我当时想,天哪,在我以前认知里别墅至少需要100万。”

但由于地理位置远离城区,较为偏僻,她还是放弃了。

最终,她没有想到,她竟然以一万以内的价格上车了北三环的房子。8月底,邱粒的中介给她推荐了一套北三环的精装修特价洋房,120平,均价只要9000元左右,首付款还有折扣,户型为四室三卫,户型很不错。

某种程度上,刚需族邱粒是这次郑州房价下降的受益者。她很满意,只用了一天考虑的时间就签了合同。

签约时,距离“认房不认贷”政策已经推出了20余天。她并不关心新政——她是否购房并不由政策决定,毕竟政策没法让房价下降。换句话说,更让她在意的是“降价”。在她看来,只要用合适的价格,买到了喜欢的房子,那么,以后“不卖就不会赔”。

在之前,郑州楼市很大部分都是靠邱粒这样的刚需族支撑起来的。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0城市刚需购房报告》,郑州“刚需族”平均31.9岁,多为周边城市人。“不管在不在郑州住和工作,家里在省城有套房子”一度成为很多河南人的共识。

但现在,这群刚需族宁愿再等等。淼苗苗接待过几个来看她房子的买家,他们虽然有强烈的购房意愿,但最终不愿出手的原因是“想再等等”。

与此同时,尽管郑州房子在降价,一些刚需购房者依然觉得,房子还是太贵了。比如1997年出生的萱萱,她是驻马店人,本科毕业后成了一名郑漂,“在自己家乡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大部分都来郑州落脚”。

她想在郑州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预算有限,有的房子降价了也买不起,可选房源并不多。她在郑东新区工作,收藏了三四套房源,其中一套最令她心仪的,位于郑东新区边缘,64平的二手毛坯房,业主直降6万后,符合她70万以内的预算,成为了她拥有这套房子的契机。

房子距离公司遥远,公共交通需花费一个半小时。但萱萱仍然感到知足,这是她能够着的最适合的房子,否则,她可能依然因为负担太高下不了手。

郑州楼市越来越难卖,还有一个原因,在房子全国普遍都降价的情况下,一些人最后放弃了在郑州,去更具有性价比与发展前景的城市生活。

何舒北漂十年,她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级,回到郑州原是她的退路,但现在,她正在天津看房,天津的教育资源对她来说远远超过郑州。

在社交平台上的郑州卖房帖里,也能看到这个趋势。在这些帖子中,有一半都是选择离开郑州的人。在房子与房子的抉择中,郑州的房子往往会先被放弃。

积压之困

9月12日,距离“认房不认贷”政策推出一个多月后,郑州取消二环内限制性购售政策,同时首套首付款调整为不低于20%,二套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张咏的朋友圈再次刷屏了。

张咏比较例外,属于沉默的少部分之一,没有转发,也没感到多少欣喜。他告诉每日人物,当下郑州市场,中介市场的开单率非常低,“70% 到 80% 的房产经纪人都无法做出来业绩”。之前的认房不认贷火了两三天,实际效果非常有限,“100个里有一个下单的都不得了”。

张咏2009年入行,那是郑州房市的黄金时代,“那会儿人的认知就是买房能挣钱,80%的人都在讨论房价”。为遏制炒房,郑州于2011年出台限购令,但房价依然在涨,从2012年到2019年,“从8000多涨到了16000,翻了一倍”。

当初,火爆的市场吸引了众多开发商。以万科、保利发展为代表的头部房企入场,来自南方的碧桂园和华润置地也不甘落后地挥师北上。大量房子拔地而起,2020年5月,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万亿俱乐部”城市房地产市场走势研判,在当时17个GDP万亿城市中,郑州对房地产投资依存度最高,为28.9%。

与开发商步调一致,郑州市为进一步扩大入市的土地规模,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城中村改造,大量城改房被批准入市,与商品房争夺市场。据统计,在过去70年内,郑州市区面积翻了75倍,其中有接近一半面积是在近十年内扩增完成的。

高歌猛进造成了房子的激增,这样一来,消化这些房子成了困难。

在张咏看来,放开限购的举动意义有限的原因正在于此。“本身已经是一个名存实亡的东西,就算不限购也没多少人买了。”张咏认为,当下改善购房者需要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才能去买改善房,然而,有刚需需求的年轻人,“不止对买房这件事有抵触,他们手上也没钱。”

没钱的直接原因是薪酬不佳。淼苗苗为结婚嫁来郑州,在这座城市待了十年。与家乡平顶山市比起来,郑州的平均工资水平徘徊在四五千,薪酬并没有多么明显的优势,竞争和环境却更加卷而激烈,“这导致好多人在郑州呆不下去,去外地就业”。

疲乏的就业环境无疑与郑州的产业结构息息相关。据河南省官方统计,郑州的主导产业是以电子信息、汽车、食品、材料等为代表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多,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岗位相对较少。

熊家豪从事互联网科技类行业,2017年曾回到郑州创业。他发现,郑州虽为省会,工资比之一线特大城市几乎腰斩。跟北京、上海比较,郑州没法让一个做科技行业的人扎根,“有的五险一金都未必能交全”。淼苗苗成为全职主妇前,她换过三份工作,只有一份工作交了五险一金。

另一方面,可提供较高薪酬的大企业也较少。据统计,郑州上市公司的数量仅为成都的三分之一,虽然这些年郑州一直在努力推出人才引进和补贴政策,希望吸引高学历的年轻人落户。但据2020年智联招聘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郑州位列13位,低于成都、武汉等省会。由于产业和企业所限,缺少发展空间,郑州虽拥有千万人口,却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留住人才。

就业影响收入,收入影响购买,传导到末端,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郑州房子难卖,就并不意外。

实际上,过去两年,为提振楼市,郑州就已将降首付、降贷款利率、补贴、返还契税等政策用过一遍——手牌已经几乎用尽了。

政策之外,购房者的信心也亟待修复。长期以来,郑州是一座与“烂尾”挂钩的城市。它是许多受烂尾所困城市的缩影——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房子过多,无人购买,开发商资金链中断,烂尾由此诞生。据CRIC统计,截至2021年末,郑州涉及停工、延期的待交付问题项目有72个,涉及几千套住房,数量位居重点二线城市前列。

这也会打击购房者信心。萱萱买房前,身边有至少三个朋友买的期房都要延期交房。“其中一个买的还是精装修,听说交付的时候会减配。”朋友不抱更多期望,觉得“能按期交房就谢天谢地”。

鉴于前车之鉴,萱萱只敢考虑现房毛坯或装修过的二手房。看房时,她接触了一位年纪稍长她几岁的女性中介,他们路过一个楼盘时,对方指着房子告诉她,她在那儿买了一套公寓,目前处于停工状态。萱萱很诧异,“楼盘在郑州有一定的知名度,她本身也是从业者,没想到还是踩坑了。”

流向未知

但最后,在这样的局面下,对于急需资金的人们来说,房子仍然要卖。

卖不动,创造条件也要卖。淼苗苗决定自己行动起来。她开设了社交平台账号,自己拍照、修图、配文,介绍房子的区位优势。中介带人来看过几次房子后,她发现一些中介只会一味强调价格,对房子独特的优点一无所知——她已经不那么信任中介了。

坚持在社交平台发帖,让她慢慢能收到一些意向者的私信。她自己接待,自己介绍,从小区绿化到楼层采光,从衣食住行到周边配套,“总要有个点能戳中他,不然再便宜不喜欢也没啥用”。

以郑州为例,比起传统门店,如今社交平台反而更适合卖房。中介设立账号,专职耕耘社交媒体。张咏的获客渠道,更是直接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拍视频卖房。主播从小区门口到进入房子,“不解读政策,只介绍房子”。

“现在房产经纪最难的就是获客,要为房子找到合适的买房人。”张咏说。

在“金九银十”的秋季,九月底,熊家豪终于迎来了几个月来遇到的第三个“真实买房人”,对方报价213万。当时,同户型房源卖的最低价在218万,中介告诉熊家豪,他卖价不能高于这个价格。“我报价216万,行就卖,不行就算了。”

他算了一下,自己亏了约35万,“相当于给银行打了几年工”。但他顾不得了,“赔就赔了,再不卖,后边亏得更多。”

而他卖房成功,所换来的现金,也即将流向下一个房子。熊家豪正在看上海的房子,“想捡个漏”。在松江,均价5万左右的地区,有人挂牌价为35000元,他算了一笔账,上海买房300万,换掉郑州房子得来的200万,多年工作存下的公积金能抵掉一部分贷款,“至少三四年内不用再考虑房贷压力”。

从卖房者变成买房者之后,他发现自己从容了不少。

九月底,淼苗苗的也房子终于卖掉了。对方是个刚毕业两三年的女生,线上看中了她的房子,之前一度挂73万,对方砍到了62万,“我说不能再赔了,再赔就赔到底了”。

经过两轮谈判,最后她给自己多争取到了一万,以63万成交。

转手之后,轮到她成为买房人。身份转变,心理同样发生了变化。在语音里,她谈论这些的时候颇为平静,她也成了那个想看看“到年底会不会降更多”的等待者。

更操心的还有那些投资客。无疑,房市向上的时候,郑州房子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方芙今年40岁,和丈夫一起在河南创业做户外亮化照明,存款过千万。2019年,出于投资与为孩子未来生活的打算,她在郑州核心位置买下了一套一百四十多平,总价约为280万的房子,并希望它能涨价。

但买下房子后,因驱车距离较远,方芙去过的次数屈指可数。而现在,房价不断下跌,她后悔了。

好在,国庆期间,郑州房市局部回暖。贝壳研究院郑州分院数据显示,双节期间,郑州新房成交1147套,同比增长14.1%,二手房成交577套,同比增长29.1%。

然而,这种回暖是有条件的。因为卖出的房子多为“地缘改善型”,客群是收入稳定,购房预算在200万-500万之间的高净值用户——这个群体数量并不大。

卖房的过程,方芙是发懵的。那天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早上中介打来电话,她还没睡醒。等到中午时中介又联系了一次,说了几分钟,“不知道动了哪根筋,想着卖了就卖了”。

“当年买房子是头脑一热,卖房又是头脑一热。”折算一下,卖房赔了30万。几天过去,她仍然在想卖了房子是对是错。疫情三年,生意越发难做,她和丈夫解散了经营17年的公司,卖房算是给自己回血。

而更多人,还在等待好运降临,仿佛在这年头,卖房要靠运气。在方芙分享卖房经历的帖子下方,无数人回复“接好运”。无论预算多少,未来去向何处,每个人的心愿都是一样的——沾沾喜气,顺利把房子卖出去。


本文地址:https://www.24qq.cc/n103493c22.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郑州楼市高库存下的极限拉扯 有人割肉卖房有人夹缝捡漏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15) 热点(2626) 新闻(13165) 国际(5229) 娱乐(4547)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03) 音乐(2082) 民生(3716) 行业(288) 财经(1638) 股票(364)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1)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0) 养生(105) 医学(359)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2)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0) 社会(9849) 观点(1020) 房产(1108) 汽车(285)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27) 展会(4) 数码(209) 足球(222) 体育(1069) 教育(1378) 高校(1649) 法制(2197) 军事(550) 游戏(258) 小说(689) 美女(19307)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4)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59) 趣闻(179) 历史(364) 人物(92)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