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看到信后非常感动,堂堂的大汉皇帝这样虚心诚恳,卑躬谦让,还称自己是“偏房的儿子”,我还有什么可装的?赶紧归附吧。于是也学着样子写了一封回信,信的开头就谦虚的自称:野蛮人的头儿,老夫臣赵佗冒了死罪,再拜,写信给皇帝陛下。接着叙述了矛盾发生的过程。并说“我称皇帝并不是要跟谁争天下,不过是在自己的领地里自己开开心罢了”。最后他动情地说:我的国土千万里,甲士上百万,为什么心甘情愿地扶持汉朝?那是因为不敢违背我的祖先哪!老夫到南越已经四十九年了,也是抱上孙子的人了,但是我每天仍然是宿不安寝,食不甘味,看不得华丽的颜色,听不得钟鼓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呐?因为不能服侍自己的国家呀!现在皇帝这样看重我,我马上改号再也不敢称皇帝了。趁着使者的方便,我恭恭敬敬的奉上白璧一双,翠鸟千只,犀角十只,紫贝五百,桂蠹(桂树蛆虫,名贵调味品)一瓶,活翠鸟四十对,孔雀两对。冒着死罪,再上书给皇帝陛下。
就这样两封信,一个信史,一去一回把这么大的事儿一锤搞定,不但收复了赵陀就连朝廷的大臣们也都服了。
汉文帝刚上台就办了两件大事
汉文帝刚上台就办了两件大事,震惊朝野,就连一贯自持有功,趾高其扬的周勃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后生可畏呀!只好羞答答的退了休,朝廷人才短缺。此时正好有一个被朝廷树立为“吏治模范”的河南郡守叫吴公的来京朝见汉文帝,了解到皇上的苦衷后向他推荐了洛阳人贾谊。
贾谊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满腹经纶,遇事敢言,见解独到。他的到来给朝廷的议事制度吹来了一缕清馨的风,汉文帝见到贾谊就象齐桓公得到管仲一样如鱼得水,每议必召贾谊,征询他的看法和意见;贾谊也开诚布公侃侃而谈,从来不保留自己的观点,一改过去臣子看君王脸色行事,吞吞吐吐的坏习惯,君臣畅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有时文帝召贾谊直接进宫作彻夜长谈,对贾谊的很多建议都一一采纳。并且提升他为太中大夫。
贾谊和文帝的这种关系招致了同僚的嫉妒,为了保护和历练他,让他更多的懂得一些人情世故,积累经验,以便将来能做更大的事情,汉文帝只好把他下派去做长沙王和梁王的太傅(刘恒不但精明同时也是平衡关系的高手)。长沙地处偏远,气候潮湿,贾谊十分苦恼,于是作《屈子赋》和《服鸟赋》来表达他的郁闷心情,他身处外地,心系朝廷,仍然经常通过奏章为文帝献计献策。此时汉文帝又启用了一个有才能的颖川人晁错。晁错和贾谊一样都是主张对内削弱诸侯的权利,重农抑商;对外坚决抗击匈奴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