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华网路报”19日发表专栏文章说,蔡英文的第二任期即将开始,然而观察其第一任期即将结束前的各项施政表现,实在让人对于第二任期没有过多的期待。
文章称,尤其是蔡英文曾在第一任期开始前表示“只要我在任一天,我会努力,没有人需要为他的认同而道歉。”当武汉台胞被标记而不能自行返台、陆配小孩“小明”找不到回家的路时,还能理直气壮地表示不需要为认同道歉吗?
更何况曾宣誓要“全体党公职人员‘谦卑,谦卑,再谦卑’”,四年下来还有谦卑的影子吗?全面执政的结果,有多少法案是在“立法院”利用过半多数优势席次强势通过。尤其是具高度争议的“反渗透法”,未经“立法院”委员会审查即径付二读,连假装谦卑一下都不愿意,夫复何言!更遑论党产会对合法社团无理的清算、短期任务编组的“促转会”有常态化趋势,都可谓是不知谦卑为何物!
美其名是为了退休年金永续经营而进行的改革,只改了破产日尚有缓冲余地的军公教年金,却对于破产在即的劳退年金纹风不动,且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污名化军公教,并挑起世代与行业别的矛盾,究其实都是为了特定群体,而非整体利益。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此次纾困金发放上,大部分农民与计程车司机都可不经申请即获补助金直接入帐或领取,许多劳工却需准备繁琐资料排队申请。
若说行业别不同而有差别待遇之中,没有任何政治考量,大概不会有人相信。只是做得如此明目张胆,还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其实早在发放纾困金之前,就有许多专家学者建议,仿照其他政府将纾困金直接汇入受补助对象帐户,即使要排富亦可根据报税家户所得予以排除,如此既可减少不同行业别的不公现象,亦可减少基层公务员与民众的时间成本,更有助于振兴经济,何乐不为!
偏偏民进党当局屡屡把民众当贼看,不是怕学贷套利,就是怕民众把纾困金存起来不消费。其结果就是应了孟子所说的话:“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百姓岂能不有民怨!即使在上位者有再多的道歉,也平息不了民众内心的怒火!有道是:“一叶知秋”,看到“行政院”在纾困案上荒腔走板的表现,在“内阁”未大幅改组情况下,应付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的政经冲击,恐同样是力有未逮!
尤其是过去四年的两岸关系,因民进党当局不接受两岸过去的沟通基础“九二共识”,更技巧性地将所谓“中华民国”改称为所谓“中华民国台湾”,在在都使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充满变数。这也就难怪“国安会”前秘书长苏起日前直言,大陆极可能对台有“惩罚式军事行动”。民进党当局岂能对两岸情势有过于乐观的评估!
台湾原本担心已签订近十年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会因未进行后续货品贸易、服务贸易、争端解决之协商而失效。大陆国台办主任刘结一日前在“助力台企11条暨台商参与新基建政策说明会”上,发表“两岸经济互利合作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融合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弱”后,ECFA或不会有立即被片面中断的风险,但这不代表两岸就此风平浪静。
大陆对台向来有软硬两手,软的一手就是加强两岸融合发展,硬的一手就是在外交与军事上强化对台的压制。在“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对台策略下,强化两岸融合软的发展,不代表会减少国际事务与军事上硬的压制。大陆正强化军机舰绕台,在疫情期间亦不曾停歇,且台湾在今年疫情爆发的特殊形势下又一次无法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都可看出硬的更硬之一手。
因美国不愿在WHA会议中为台参与提案,说明尽管美国国会在特朗普总统任内通过不少诸如所谓“国防授权法”、“台北法案”等的挺台法案,但是协助台湾开拓国际生存空间,恐仍是口惠而实不至。毕竟美国似把挺台当成是与大陆谈判的筹码之一,终究必须考虑挺台过度会否因此损及其本身利益。在台湾采取非和中与亲美的不平衡对外政策下,未来面临来自大陆对台湾所谓国际空间及军事上的压力,不容小觑。
文章略有删